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办好冬奥,一座城要有哪些“硬核”实力?

原标题:潮头观澜丨办好冬奥,一座城要有哪些“硬核”实力?

办好冬奥,一座城要有哪些“硬核”实力?

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一个月后,千年古都将再次迎来奥运盛会,圆梦冰雪。历经7年精心筹办,这座“双奥之城”会交出怎样的答卷?

场馆建设、科技应用、经验传承、赛会保障、社会动员……盛会背后,是一座城市“硬核”实力的全面展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经过多年认真筹办,北京已经准备好了。

“硬核”设施:场馆“双向转换”展现综合实力

场馆——举办奥运会的基础条件。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共使用39个场馆,其中10个利用既有场馆。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工作从自身特点出发,把近期和远期、现状和新建结合考虑,最大限度利用既有场馆和设施。

2008年8月,“鸟巢”上空的璀璨烟花点亮了千年古都的奥运梦想;2022年2月,作为北京赛区标志性场馆和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将舞动神州,成为千年古都的新地标。直线距离仅3.5公里的两座奥运地标场馆,见证双奥之城的“硬核”实力。

除了“冰丝带”,在北京赛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五棵松体育中心、首都体育馆等一批夏奥场馆在冬奥筹办的近7年间改造创新、重新上阵,具备了冬夏项目场地双向转换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奥场馆”——

北京奥运会时,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见证了众多游泳健儿的英姿,北京冬奥会时,这里将成为冰壶运动员“智斗”的舞台;

办好冬奥,一座城要有哪些“硬核”实力?

2021年4月4日,五棵松体育中心,运动员在冰球项目测试活动中。新华社记者彭子洋摄

姚明、詹姆斯都曾在五棵松体育中心上演过篮球盛宴,而在6小时以内,经过制冰和除湿系统改造,篮球巨星“战斗”的地方就能被转换成一座冰场,承接冰球项目赛事;

……

见证过北京夏奥会的绚烂,今年,它们将再一次见证北京冬奥会的无与伦比。

在北京西部,百年首钢完成了从山到海、从火到冰、从厂到城的华丽转身。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后,为了兑现绿色北京、绿色奥运的庄严承诺,首钢的钢铁主业向沿海发展,搬迁至河北曹妃甸;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后,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国家体育总局冬训中心“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冰球”四个冰上训练场馆、冬奥场馆滑雪大跳台等项目相继落户首钢园区。

奥运场馆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从“鸟巢”到“冰丝带”,从“水立方”到“冰立方”,从夏奥到冬奥,“双奥之城”的日新月异,是伟大民族的逐梦之旅。

“硬核”科技:为场馆注入生机与活力

除了拥有世界一流的场馆硬件设施之外,北京冬奥会对场馆规划、建设和使用工程中的高新技术应用也十分重视。

从夏到冬,奥运精神传承之余,新科技助力“双奥场馆”完成华丽转身,实现了科学、艺术和文化的完美融合。

如今的“鸟巢”,通过应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数字、低碳、智能的体育场馆。“鸟巢”的好邻居——国家游泳中心由“水立方”变身为“冰立方”,应用装配式快速拆装和调平动态监测技术,在20天内完成水冰场地转换。

办好冬奥,一座城要有哪些“硬核”实力?

这是2021年5月8日拍摄的国家速滑馆冰面。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