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党的同龄人瞿独伊:传承红色气质(3)

典礼还在进行中,廖承志找到她,急切地说:“独伊,快到广播电台去,用俄语广播毛主席的宣言。”乘车赶到电台后,她用留声机录音,录了一遍不满意,又录了第二遍。就这样,瞿独伊成为第一个向世界播报新中国成立喜讯的记者。

瞿独伊也是新中国面向世界的最早亲历者和记录者。

1950年3月,瞿独伊与李何被任命为新中国第一批驻外记者,到莫斯科建立新华社记者站。当时,除了外交官,他们是最早一批代表新中国走向世界的中国人。

赴莫斯科途中,他们就满腔热情投入工作。正逢苏联举行最高苏维埃代表选举,列车上也设有投票箱,他们立即采访了旅客,发回第一篇报道。

在莫斯科期间,二人身兼数职,既是记者、通讯员,又是译电员、抄写员、打字员、翻译。瞿独伊精通俄文,爱人李何则是“大笔杆子”,两人一俄一中亲密搭档,采写了大量报道。她还为使馆和国内代表团做了大量翻译工作,包括为出访苏联的周恩来总理担任翻译。

艰苦忙碌的驻外工作中,他们采写的各类报道在国内获得广泛采用。新华社专门去信表扬:“稿件详尽、切实、新鲜生动,说明国外分社记者在掌握语言的条件下,是可以大大发挥工作能力,很好地推进我们的宣传报道的。”

让老人欣慰的是,71年后的今天,新华社作为世界性通讯社,已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及地区设有派驻机构——而这只是中国在共产党领导下创造“奇迹式发展”的一个缩影。

瞿独伊参加新中国成立50周年国庆大典后感慨道,国家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我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

赓续红色血脉

“……大众的事业是不死的,他会领略到永久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