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消费降级”成热词 专家反驳:这个判断不成立

2018-06-25 13:39:03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第三,当前衡量消费总量的指标无法客观衡量消费结构升级趋势。2013年至2017年,我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分别为13.1%、12.0%、10.7%、10.4%和10.2%。有人提出,这不是反映了我国内需市场增长逐步降速的态势吗?不能这样简单判断。截至目前,我国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统计更多地反映全社会物质产品销售情况,并不包括服务型消费情况。尤其是一些发达地区,这一指标难以反映消费真实情况。比如,2018年1月份至5月份,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仅为3.8%,这个数据与实际感观相差甚大。因此,北京市提出了“市场总消费”的新指标来衡量包括物质型消费和服务型消费的总体情况。2018年1月份至5月份,北京的市场总消费增速为8.4%,其中服务型消费支出增速为12.1%。当服务型消费支出已经成为拉动北京消费支出的主力军,再拘泥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个指标,就会出现误判。

总的看,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正处于从物质型消费为主向以服务型消费为主的升级进程中。这一过程不可避免地带来消费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这是居民根据自身实际需求作出的调整,也反映了全社会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追求。所以,不能单纯地看某个平台或者传统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判断中国出现了“消费降级”。当然,在我国消费结构升级进程中,客观上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如收入分配问题、中等收入群体进一步增长的问题等。把握消费升级的基本趋势,进一步破除不利于消费升级的体制机制,释放出巨大的需求潜力,不仅将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而且将成为我国应对某些国家贸易战的最大底气。最为关键的是,在消费升级的大判断上,不能出现战略误判。(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作者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匡贤明)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
关键词:消费降级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