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图文故事|地震灾区,习近平时常牵挂

图文故事|地震灾区,习近平时常牵挂
2018-05-12 10:24:37 新华网

新华网记者黄玥

【学习进行时】又到“5·12”,汶川特大地震已经过去整整10年了。人民的安危是总书记的牵挂,灾区的重生是总书记的欣慰。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文章,为您讲述习近平心牵灾区、情系群众的故事。

“我很牵挂这个地方”

10年前,汶川大地震,天塌地陷,满目疮痍。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曾到映秀灾区看望受灾群众。

10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春节前又到映秀,为当地百姓送来温暖。

图文故事|地震灾区,习近平时常牵挂

2018年2月12日上午,习近平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看望慰问群众。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看到地震灾区涅槃重生、百姓生活幸福安康,习近平说:“我很牵挂这个地方,十年了,这里的变化我也很欣慰。”

“生命是最值得珍惜的”

灾难面前,习近平说得最多也最重的一句话是:把救人放在第一位。

四川芦山、甘肃岷县、云南鲁甸、四川康定、新疆皮山,每一次灾难,习近平首先强调的都是“要把抢救人员放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图文故事|地震灾区,习近平时常牵挂

2016年7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河北唐山市调研考察。这是习近平在唐山市截瘫疗养院康复室了解截瘫伤员的康复治疗情况。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24万人的名字都刻上去了吗?有没有遗漏的?”镌刻着24万罹难同胞姓名的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纪念墙前,习近平关切地询问。

一个姓名都不能漏,每个生命都应珍视。

因唐山大地震截瘫的杨玉芳、高志宏夫妇努力融入社会、自食其力的故事给总书记留下深刻印象。习近平称赞他们乐观上进、事迹感人,用行动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生命是最值得珍惜的”“要树立人的生命是最可宝贵的观念”,习近平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生命、追求健康,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精彩人生。

“安置好没?”

芦山、鲁甸、汶川……一个个帐篷、一间间活动板房曾经响起过习近平关切询问的声音。

图文故事|地震灾区,习近平时常牵挂

2015年1月19日至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云南昭通、大理、昆明等地,看望鲁甸地震灾区干部群众,深入企业、工地、乡村考察,就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这是1月19日,习近平来到鲁甸县小寨镇甘家寨红旗社区过渡安置点,看望受灾群众。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