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记习近平在瑞士发表人类命运共同体演讲一周年

2018-01-26 10:11:42  新华社    参与评论()人

今年的达沃斯论坛上,习主席演讲的情景仍令不少与会者记忆犹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成为国际共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安格斯·迪顿说:“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个伟大的计划,我非常希望能够实现。与此同时,中国为实现这个目标所做的努力令人钦佩。”

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着眼“五位一体”,将人类共同价值和中华优秀文化弘扬光大,将中国自身发展与世界共同发展融为一体。这种深具开创性、普遍性的价值理念,不仅是中国思想对当代世界的重要启示,更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在第71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彼得·汤姆森看来,中国所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一未来”。

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各国人民的期待,更是复兴中国对变革世界的时代担当。

2017年1月11日,在肯尼亚蒙巴萨,当地民众在中国承制的蒙内铁路首批内燃机车旁载歌载舞。新华社记者孙瑞博摄

2017年1月11日,在肯尼亚蒙巴萨,当地民众在中国承制的蒙内铁路首批内燃机车旁载歌载舞。新华社记者孙瑞博摄

行动的塑造力:为共赢共享的愿景开辟道路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需要先进的思想启迪世界,更需要行动的力量改变世界。国际社会热议着中国为人类绘制的美好蓝图,也关注着中国以怎样的姿态将理念付诸实践。

习主席在日内瓦万国宫的演讲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五个坚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和生态建设五方面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行动指南。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年来,习近平主席在国内外多个场合密集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目标,列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方略。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一年来,习近平主席与美国总统特朗普3次会晤,多次通话通信,稳定并指引着世界上这对复杂而重要的双边关系;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实现互访,举行5次会晤,使中俄关系成为维护和平、主持公平正义、倡导合作共赢的重要基石;访问德国、瑞士、芬兰,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和英国首相特雷莎·梅举行会晤,丰富和拓展中欧关系战略内涵。

为让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习主席一年来两次会见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与到访的韩国总统文在寅规划中韩关系走向。十九大后,习主席首次出访就选择了越南和老挝这两个邻国,多维度拓展合作,在“亲诚惠容”中汇聚起澎湃力量。

美国外交学者网的一篇文章评论说,“命运共同体”描述的是一个相互合作的世界,一种取代西方模式的新型国际关系策略。它以双赢为前提,不是那种受零和思维支配的旧思维。

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执行主任冈萨雷斯认为,中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将自身发展寓于深度的国际合作和广泛的国际贡献之中:在区域合作方面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走绿色发展之路,在国际安全领域积极参加联合国主导的维和行动。

2017年10月26日,在波兰小镇斯塔洛瓦沃拉的柳工锐斯塔公司,波兰工人在厂房内工作。中国机械设备制造商广西柳工收购当地企业建立的柳工锐斯塔公司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并获波兰全国最佳雇主奖。新华社记者陈序摄

2017年10月26日,在波兰小镇斯塔洛瓦沃拉的柳工锐斯塔公司,波兰工人在厂房内工作。中国机械设备制造商广西柳工收购当地企业建立的柳工锐斯塔公司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并获波兰全国最佳雇主奖。新华社记者陈序摄

尤为世人关注的,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国际舆论认为,“一带一路”已成为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和宏伟实践。去年5月,中国举行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形成各国合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共识。迄今,中国同80多个国家和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政府间协议,在倡议框架下对有关国家投资已超过500亿美元,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创造了近20万个就业岗位。

“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现共赢共享发展。”习主席在万国宫演讲中这样宣示这一倡议的初衷。“一带一路”蕴含的命运与共意识、编织的互利合作网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全球化再平衡开辟了新路径,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而持久的动力。

协同的感召力:为命运与共的未来谱写新篇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源于中国,属于世界,是中国与世界的交响协奏。在这一饱含东方智慧与天下情怀的理念的感召下,国际社会同声相应、相向而行,携手为命运与共的人类未来谱写壮美乐章。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在习主席的领导下,中国已成为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而我们践行多边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基于这种国际认同,这一中国理念去年多次载入联合国相关决议,产生深远影响。

2017年2月10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联合国决议;3月17日,载入安理会决议;3月23日,载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11月2日,写入联大两份安全决议……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联合国宪章》精神高度契合,在应对重大全球挑战时必将凸显其时代价值。

这是2017年11月15日在德国波恩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拍摄的中国展馆。中国正成为完善全球治理最为活跃的动力。新华社记者单宇琦摄

这是2017年11月15日在德国波恩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拍摄的中国展馆。中国正成为完善全球治理最为活跃的动力。新华社记者单宇琦摄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