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习近平眼中的信访工作:时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员

2017-07-21 10:53:22  人民网    参与评论()人

“危房问题一定要及时解决。就是借房子,也要搬,要以防为主。”这是1991年4月13日,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时,对反映校舍安全问题的永泰一中教师刘寿钢说过的话。最终,在市县的财政支持下,危房得以拆迁改造,保证了师生的生命安全。

现在,在永泰县信访局,还能找到习近平带领市县领导到永泰接待群众的原始记录。刘寿钢老师的名字就出现在这个记录之中。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近日,习近平对信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坚持把信访工作作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这四个沉甸甸的“民”字,彰显着习近平始终如一的民本情怀,也传达着信访工作“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刻意义。

如何看待信访工作意义

——“把心贴近人民”

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信访工作的首义,在于时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员,把心贴近人民。”早在担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的时候,习近平就指出了信访工作的为民本质。

习近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988年12月20日,宁德地区领导第一个下访接待日在霞浦县委党校里举行。县公交公司职工舒穗英反映一场洪水冲走了家里的粮食和部分财产,写信要求县里负责清理河道,并赔偿经济损失。

在详细了解情况后,习近平便同地县有关领导到舒穗英家察看,并提出处理意见。多年之后,已经68岁的舒穗英回想此事仍记忆犹新,“没有想到,习书记会这么快主动找到我”。

那一次的接待日,地、县两级领导共与102名上访群众面对面交流。有12件问题得到当面答复解决,其余74件在一个月内处理完毕,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在习近平看来,在信访中倾听人民的呼声,了解人民的愿望,汲取改进工作和作风的营养,“关心、济助”每一个需要关心济助的人,是责任也是义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更好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依然是习近平在阐述信访工作时常出现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