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污水直排湘江,环保担当何在
6月4日,中国之声报道了一则“湖南省株洲县的一家药企将超标废水偷排湘江,当地群众多次举报无果”的新闻,引起社会较大关注。报道播出后,株洲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责令株洲松本药业立即停产,对超标偷排的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企业涉嫌违法的相关责任人已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目前,松本药业已经停产,株洲县环保局局长被免职。
违规排放的企业总算停产了,但这一结果却来得有点曲折。当地多名群众曾在12369环保举报网络平台和“市长信箱”反映过此问题,得到的答复均是“没有发现非法排污行为”。株洲县政府更是于今年1月5日回复实名举报称,该厂通过了环评审批,暂未发现废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排。
然而,在媒体记者和上级环保部门介入后,谎言被立即拆穿:这家企业,没有任何环保手续,也无法提供合法的环评、现状评估等环境评价手续,企业治污设施并未运行,污水在没有经任何处理的情况下便直接排放到湘江。
如此“纯天然”的污染,让人触目惊心。但更让人心惊的是,面对既无环评手续,又未运行治污设施的污染企业和民众的多次举报,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何以能信誓旦旦作出与事实完全不符的回应?到底是何种原因让本该承担起环保治理责任的地方政府,在赤裸裸的污染面前,选择闭上眼睛“装睡”?
在当前环保攻坚,特别是湘江保护与治理自2013年起就被湖南省政府列为“一号重点工程”的背景下,当地还出现如此行政不作为的现象,理应被问责。按说,在一个健康的环保治理体系中,根据民众举报,政府部门接棒调查处理,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环保治理推动路径。但在这起事件中,民众多次举报,居然遭到了地方政府和部门的一再否认。公共部门如此为一家违规排放的企业背书,既挫伤了民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也是对政府公信力的伤害。
原标题:景区“谢客令”是警钟也是契机据本报6月24日报道,可可西里、昆仑山、三江源、柴达木盆地、青海湖、年保玉则等地自然景观资源珍贵而稀缺。每年的7月到9月,青海便成了国内最佳旅游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