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华视点 > 中华视点最新评论 > 正文

用河南话广播寻人,怎么就影响了超市形象

2018-05-18 14:59:33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用河南话广播寻人,怎么就影响了超市形象
漫画/勾犇

第三只眼

超市觉得用河南话“土”,配不上超市的“高大上”,这种妄自菲薄的心理,其实才是真的“low”,令人不舒服。

据媒体报道,近日,郑州一市民带着老人孩子去超市购物。结果,老人带着孩子玩耍与其走散失联,老人未带手机,也记不住家人电话。为找老人,家人跑遍了超市,均无果。无奈只能求助超市广播寻人。但当家人希望能用老人比较熟悉的河南话广播时,超市工作人员却坚决只用普通话。

为什么拒用河南话?直接原因是超市要求服务台使用普通话。的确,这是服务行业该有的规范,按照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三条规定,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字,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该超市严格要求服务台,这本无可厚非。

但是,这一“提倡性”规定,是对日常工作的要求,遇到了特殊情况就应特殊对待。比如,如果是一位不懂中文的外国友人走丢了呢?超市坚持用普通话,不是刻舟求剑吗?超市没必要一根筋,偶尔为特殊顾客说一句河南话,这与立法并不矛盾,反而更符合人之常情。

而反思这家超市的“执拗”,其实不仅是管理上出了问题,也是思维认知上出了问题。超市的另一个解释是,用河南话广播影响超市形象。言外之意,无非是觉得用河南话“土”,配不上超市的“高大上”,这种妄自菲薄的心理,其实才是真的“low”,令人不舒服。

国家提倡使用普通话,是为了统一规范,为了方便最广大的民众,并不是说地方方言就比普通话“低语一等”。当出现特殊的客人,需要用河南话才能更好地进行服务时,作为服务企业,没必要死抠规定,人为地制造“不方便”。

事实上,这家超市恐怕想不到的是,偶尔用河南话寻人,不但不会影响形象,倘若及时播报找到了老人的话,反而会为超市塑造管理灵活、以顾客为中心、人性化服务的形象。

语言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合适不合适、方便不方便之分,哪来“影响形象”一说?超市为特殊情况破例一次,只要在广播里解释清楚,不仅不丢人,反而会加分。相反,如果因为执拗“丢了人”,才会减分。

□樊成(媒体人)

(责任编辑:刘敏丹 CN012)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