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华视点 > 正文

朱日和阅兵的几个细节透露军改的重大秘密

2017-08-01 13:31:42  环球时报    参与评论()人

庆祝建军90周年的朱日和阅兵,参加受阅的34个梯队、方队,全部按作战需求进行编组。每个群充分考虑战场环境、包含了多种作战元素,体现的是联合思想。比如:陆上作战群就由空中突击梯队、坦克方队、步战车方队、自行火炮方队、反坦克导弹方队等5部分组成。阅兵时每个梯队方队依次行进,战时各个梯队根据战场情况密切配合、协同出击。

受阅梯队、方队阵型本身也很好体现了从实战出发、联合制胜的考虑。比如:在率先亮相的陆上作战群空中突击梯队中,冲在最前面的是10架火力强大的武直10-武装直升机,主要负责清场扫荡,打击直升机、坦克、装甲车、堡垒等目标。尔后在另外8架武装直升机的贴身掩护下,18架运输直升机运送2个战斗连队安全投入战场。这种典型的从平面走向立体的作战样式,成为中国新型陆军建设的缩影。

(三)尖端武器装备的特点——智,解放军主战装备集中体现信息化

首次亮相阅兵场的歼-20、歼-16和新型防空导弹等尖端武器装备,体现了高度的信息化水平,这直接显示出解放军战斗力生成模式的重大转变。

在1981年华北大阅兵中亮相的武器装备,无论是当时的主力59式坦克、63式装甲车、歼-7战斗机、轰-5轰炸机等老式武器装备,还是首次汇报演出的红箭-73,红旗-2防空导弹以及空中编队携带的PL-2型空空导弹等新型武器装备,它们共同构成当时我军武器装备的最强阵容。但很显然,新型尖端武器装备当时所占的比重非常小。

此次朱日和大阅兵所展示的武器装备,是历年来最多的,也是最新的,40%的武器是首次展示。再之后的央视报道画面中,歼-20、歼-16等武器装备的画面都多次被打上马赛克。尖端武器装备对人员提出了更多“智”上的要求,歼-20飞行员张昊在接受采访时,更是用“人体感知”来战机的信息化程度。无论是电视上的马赛克还是飞行员的谈话内容,所透露出的信号无疑能给对手形成一种强烈的无形的威慑。

还有一点在宏观上人员数量的对比。1981年华北大演习的总兵力为10万余人,参加阅兵的陆海空三军共仅地面方队就53个。36年后,朱日和阅兵的总兵力是1万余人。光从数量上看,就能看到解放军目前的战斗力生成模式是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四)全域作战的力量构成——新,解放军体系作战能力更加完善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