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华视点 > 正文

万达出什么事了,该不该相信传言?

2017-06-23 13:57:12  环球时报    参与评论()人

中国A股的“第一院线股”万达电影22日上午出现暴跌,下午宣布临时停牌。另外当天网上出现中国建行等银行抛售万达债券的集中传言,万达和工行否认该消息,建行表示“正在了解情况”。《财新》的报道说,银监会要求各家银行排查包括万达、海航集团、复星、浙江罗森内里等数家海外投资比较凶猛的企业。

围绕万达更加严重的传言也在网上暴走,它们飘散出“政治味道”,给人以万达“要出大事”的印象。

无论这些传言是否有根据,它们已对万达和其掌门王健林的形象形成了冲击。公众难以辨别那些传言的真假。

一段时间以来,互联网上不时出现针对中国明星企业主的传言,不幸的是,它们有些后来似乎应验了。肖建华、吴小晖都曾被传言缠身,他们后来被证明“不能履职”,增加了新传言的冲击力。

有人说,当今天出现针对企业家的耸动传言时,除非国家权威部门出面予以辟谣,企业家自己和媒体等一般机构已经没有力量证明被传者的清白了。人们都还记得安邦当时严词否认针对其老板的传言,到了安邦后来发声明吴小晖“无法履职”,这样的逆转让之后被传者的“自证清白”更加软弱无力。

不能不说,传言正在成为中国互联网上最刺激、最有杀伤力的信息,很难说它们在揭开还是吞噬真相,是厘清线索还是布迷魂阵。深陷传言的名人巨富们,最有力的武器恐怕只能是清者自清了。

尽管传言总是令舆论场兴奋,但是它们一波又一波袭来,也会同时造成一种“传言恐慌”甚至“传言恐怖”。这有可能让企业家群体感到不安,严重扰乱他们经营企业的心绪。

也许传言一时不治,但是中国社会必须现在就有一个共识:传言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对中国决非好事。一个企业出了什么问题,就处理什么问题,那些问题在多数情况下未必就是“恶性肿瘤”。而传言大多是上纲上线的,决不能让这种上纲上线严重影响我们的思维,更不能让它们来塑造这个社会的行动。

企业是帮助大国参与现代国际竞争的骨干力量,和平时期,各国比的就是企业。而中国的企业发育长期是弱项,直到近些年才出现历史性的喷发。为企业和企业家的成长构建以法制为基础的良好稳定环境,应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重要的功课之一。

关键词:万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