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晋三5日表示,“一带一路”是“把东洋、西洋以及在其中的多样性地区联系起来的潜在构想”,如果条件成熟,日方将进行合作。他同时提出,通过透明及公平的采购进行建设,让贷款国家可以偿还债务,不让财政健康受损,这些很重要。
这是安倍本人第一次对日本可能参加“一带一路”合作表达积极态度,这被广泛认为是东京发出愿意改善日中关系的又一信号。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在对待亚投行和“一带一路”方面,日本曾是态度最消极的国家之一,而这些项目和倡议往往被看成对中国崛起有着标志性意义。安倍的最新表态展示了东京的某种真实变化,这种变化无论如何都是值得欢迎的。
至于这些新动向代表了安倍政府的对华思维在发生变化,还是它们仅仅是东京对华政策的策略性调整,现在做判断还为时尚早。有一种可能性是,很多变化一开始都是策略性的,但它们如果开展得顺利,就会触动思维方式,形成新的做事方向。
安倍的右倾思维和认识根深蒂固,他差不多是推动中日关系倒退发挥实际作用最大的那个人。然而现实在他面前形成一堵墙,告诉他选择与中国搞外交对抗是一条充满艰辛和胜算极小的路。眼看着特朗普大规模修正对华态度,中美在管控分歧和扩大合作方面都有积极表现,菲律宾、越南也在积极改善同中国关系,越来越多的日本人逐渐了解了东京的对华政策是孤独的。
近现代日本的自我认识不断受到洗礼,日本在亚洲率先实现现代化鼓舞了这个国家的自信,美国和俄罗斯(苏联)则对日本的骄傲加设了边界。中国崛起把日本带回到亚洲历史上的传统位置,这对日本的自我认识来说尤其是痛苦的。日本的一些心理抵抗几乎是情不自禁的。
日本对华态度的一些偏执表现从心理学角度看可以理解,但它们对日本自己是有害的。对这种有害性的认识注定会在日本社会中逐渐发酵,政治家往往会选择站在引导或者尽量拖延这种认识的不同位置上。
安倍调整对华态度据信受到特朗普转向等外力的影响,然而很难期待围绕中日关系的国际大环境保持长期稳定。因此中日改善关系能否形成一个强劲的势头,逐渐产生对亚太地缘政治氛围的塑造力,抑或是这种改善将保持短线性质,服务于日方的一时需要,还将面临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