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外长8日举行记者会,与中国有关或者不直接有关的全球热点,基本上全涉及了。从去年两会到今年两会,大概是这些年世界局势出“黑天鹅事件”最多的一段时间了,世界在晃动,中国站得稳吗?我们的外交应付得了吗?国人殊为关心。
8日的记者会上,王毅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自信。中国外长的自信不是装出来的,它是国家外交状态的真实呈现,是整个国家越来越自信的缩影。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整个世界似乎跟着炸了,很多国家的政府陷入惊慌。特朗普候任总统期间,一度向一个中国原则发难,中国理应是最惴惴不安的国际成员之一。然而在对美关系上,中国表现出那段时间里几乎是全球独一无二的定力,中美关系后来的平稳落地十分厚重,令人长思。
南海是另一幕有惊无险的“过山车”。2016年仲裁闹剧高潮时,一些外部力量弹冠相庆,然而局面转瞬之间就反转了。虽然事情只过去大约8个月,但仲裁案已经让人恍若隔世了。菲律宾重新成为中国的好朋友,越南与中国之间的合作也再次主导了两国关系。南海局势穿越动荡回到了和平合作的原点,外部来搞“航行自由”的力量连茬都找不到了,只能无聊地闲逛。
王毅对中俄关系和“中俄美大三角”的阐述,以及对金砖合作的介绍,对中国是否愿做世界“领导者”的回答,尤其展示了信心。世界在告别零和时代,新兴国家已经站在国际舞台的中央,北京不骄不躁不卑不亢,这是个中国国家战略总体上相当从容、进退有据的时代。
如今对中国相对最紧迫的问题大多出在东北亚,尤其是朝鲜半岛。过去这里主要是朝鲜核导问题,现在又加上了“萨德”入韩,中国与平壤、首尔陷入双冷淡。然而必须看到,半岛问题再怎么闹,也构不成对中国发展的战略性阻碍。它们微观上难控,宏观上不乏驾驭的回旋空间。半岛问题是中国一旦水过脚,就会有人淹到脖子的那种关系。
中国是个做事认真、一板一眼的国家。我们总是重视同每一个国家的关系,用心对待每一个问题。外界一旦说些什么,中国的舆情工作者马上搜集起来,《参考消息》和《环球时报》每天还会把大量国际评论介绍给公众。“外交无小事”的认识深入到中国全社会的心理中,我们在意外交,在意外部世界的感受。
然而如果做一个宏观总结,如果按照世界的标准去看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就会发现,中国的外交状态即使不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也是非常好的之一。仔细看过王毅外长的答记者问,我们国家的麻烦事就那么多,对已经有了今天这样力量规模的中国来说,它们真算不上什么“大麻烦”。
“一带一路”峰会今年将在北京举行,它大概将是中国迄今开过的最大规模的峰会。很有意思的是,它是如此多国家地地道道共谋发展的峰会。它穿透了传统地缘,也不讲贫富,更无意识形态的篱笆,而是彼此鼓励撸起袖子一起干的超级聚合。只有充满正能量和有力量的国家,才可能做这样的召集。
王毅外长的记者会开拓了国人的视野,也带给人们一份安心。当然了,中国人信奉的哲学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为了促中国崛起更为世人接受,也为了使中国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更加顺畅,与各国的发展更浑然一体,中国外交仍任重道远,在未来很长时间里继续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