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华视点 > 正文

怕被骂“汉奸”,赴日旅游者不声张?

2015-09-21 15:59:58  环球网    参与评论()人

朋友赵先生最近去了趟日本,行前和回来都不声张,问是不是怕别人托他捎东西,他摇头,约他写稿,他不肯。追问之下才明了实情:怕被人骂成“汉奸”,生闲气。他说,两三个月前,娱乐界明星李咏在网上晒了张他在日本与老婆孩子的全家福,被网友“汉奸”、“卖国”地臭骂一通,生猛的“网络暴力”让他此后在日本不敢再暴露行踪,要不,娱乐媒体很可以让他们风光一番。

老赵谈了自己去日本旅游的观感,有些信息量的有以下几点。

一,到日本旅游的的中国人确实多。他们在大阪入关,办理入关手续的大厅活像个沙丁鱼罐头,人贴人。据他观察,不会讲中国话的不多,长得像“外国人”的超不过3%。办手续用了两个半小时,天热气闷,有人累得坐在地上,有人则枕个箱子就地上一躺。过个海关这么费时间,除了到港的人多,也与检查严格有关。无论老人小孩,还是团组,都得一个一个拍照,还要在仪器上用两个大姆指按指纹。再累再烦也只能耐着性子,墙上用英文写的大字警示让人不敢发火:实行严厉安检是为了防止恐怖主义!

二,很多商店像是为中国人开的。老赵说,无论在东京、大阪还是在京都、奈良,许多商店90%以上的顾客来自中国,售货员也讲中文,自称是在这里的留学生。这类商店,一进门准能看见用大字写的提示:用银联卡结账可打9.5折。“日本人开店靠中国人支撑,中国人给自已不喜欢、对方也不喜欢自已的国家大把送钱,这种状况实在令人匪夷所思,也很值得深省。”老赵对此很感慨。

为什么中国人那么爱去日本购物?老赵认为,抛开物品质量不说,不少东西在日本买比在中国买便宜是重要原因。例如,丹麦产的tempur护颈枕头,在大阪买约合人民币700元,在北京需1400多元;一双一模一样的美国产耐克鞋,在日本卖220元,国内卖350元;一把tiger保温壶,日本售价100元,国内要300多元;一小盒哈根达斯冰激凌京都卖12元,北京卖33元。如此等等。

曾几何时,日本物价高、中国东西便宜世人皆知 ,出现这般价格反转的一大因素是,过去20多年,日本的工资和物价都沒怎么涨,中国的工资水平则大幅增长。以1993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月薪为例:省部级760元,厅局级533元,县处级369元,乡科级278元,科员218元,教授558元,工程师293元,技术员215元。目前上述各级的工资少说也是当年的10倍以上。物价当然也相应上涨,但涨幅低于工资涨幅。老赵认为,“以前说国外挣钱国内花,现在改成国内挣钱国外花。这种说法已不是调侃,而是具有相当多的真实性。”

不过,总的来说,日本的物价还是高于中国。至于高多少,因物品而异。一位在大阪照顾孙子的东北大妈介绍,她家4囗人,一个月的伙食费,包括水果,约合人民币5000元。

让人想不通的是,“洋货”在中国定价为何出奇的高?像上面列举的一些欧美产品,凭什么在中国卖价比在日本高?价是怎公定的?钱都到了谁手里?

三,老赵说,在大阪、京都丶奈良等地都碰到过反对安保条约的游行示威,群众高喊“制止战争条约!”,“不要战争!”等口号。听当地人讲,目前日本民间的反战情绪相当重,年老的一代不想吃第二遍战争苦,年轻的就想享和平福。当然,他们如果受军国主义的蛊惑,有一天被绑上战车,那是另外一回事。这不难从历史深处找到答案。

四,中国游客在日本的表现如何?老赵说还不错,有改善。一个多星期,在旅馆、商场、旅游点,与同胞天天相遇,他没见看到过那种大呼小叫、随地吐痰、乱涂乱划的现象,但也见过煞风景的事。一次在候机室,两个六七岁的男孩踏着一排排沙发椅追来追去,他们的大人却置若罔闻;另一个差不多大的女孩在母亲手机音乐的伴奏下跳起了“广场舞”,遭人侧目。

(责任编辑:陈倩 CN03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