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华视点 > 正文

红色通缉令中的100只狐狸都是些什么人?(1)

2015-04-23 11:02:16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评论()人

作者:桃花恋司徒

一年中总有那么几天,你觉得今天的新闻真够意思,看完了两条劲爆新闻,心满意足地喝几口牛奶,打算早早睡觉。然后,又一条重磅;然后,又一条重磅;你在心里说够了,明天再来吧,贪多嚼不烂,却永远无法拒绝……

来自中纪委的重磅。

不是第100虎,而是一个全新的100。这次,是100名上了“红色通缉令”的外逃人员名单,在中纪委网站与客户端同时公布。也许知道各大网站都会做统计,中纪委使出了一招“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迅速推出了各大网站熟稔于心的“一图读懂”。

侠客岛仿佛看到,编辑们手中的Excel表从屏幕上滑落,滑到中纪委的服务器里,化作一滴泪珠。

不过,万能的我岛,还是决定披荆斩棘,找条路跟大家聊聊。

“红色通缉令”有多重要?

以前听说“红色通缉令”还是在各种不靠谱的警匪片里,从中纪委这里说出来,其实有些严肃。

国际刑警组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警察组织,规模仅次于联合国。有190个成员,因而由它发布的通缉令通用性很高,被公认为是一种可以进行临时拘留的国际证书,让逃出国界的罪犯也难以“逍遥法外”。

正因其效力高,上其榜单并不容易。谁要想上的话,至少得犯罪事实非常清晰、所有证据基本到位,且影响较大、情节恶劣、情况紧迫……然后才仅仅构成提出申请的基本条件。

然后,这一申请还要进行严格的程序,先由办案机关层层上报,通过隶属于公安部刑侦局的中国国家中心局向国际刑警组织提出申请,最终由国际刑警组织总部秘书处总秘书长审核签发。

但是,现实总比想象更复杂。由于国际刑警组织中的许多成员国和我国的法律体系不一样,因此我国公安部门申请“红色通缉令”和在境外抓捕、引渡嫌犯,需要经过更繁琐的程序。即便有时这些嫌疑犯被国外有关部门抓捕了,却因为是否适用死刑问题、“人权”问题等等无法引渡回国。

这一百人都是谁?

虽说中纪委已让Excel小能手们陷入困境,我岛还是决定先跟大家聊点数字,再聊人。

首先,是百人的“年龄”。

如果按年龄段来划分,人数最多的是60后,共46人,接近一半。其中65后有25位。50后位居第二位,共24人。70后再随其后,共13人。剩下的40后9人,80后3人,30后1人。另外,有四位人士拥有多个身份证……

这里面,年龄最大的是福建省福州市原政法委副书记、市公安局原局长徐聪荣,已81岁,2003年出逃时也已年近70。年纪最小的是北京市通州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的刘勖,仅为31岁,出逃时还不足30岁。

其次是行业与身份。

100人中在政府部门的约有21人,其余的则在企业工作。在政府部门工作的21中,相当一部分人群都和财务、资金打交道。比如有4个人在各自单位担任出纳,3个人在财政、税务部门,2个人在社保部门。

而在企业里,上榜人群中从事金融工作的人数最多。细分来看,做投资的10人,银行9人,证券3人。而在其他类别工作中,通信、石油石化、矿业、房地产、汽车、工程也都有多位上榜人士。

要说不论企业还是政府,这些人表露出的一些共性,那大概是县官不如现管。上榜的100人里有9人在各自单位担任会计或出纳,虽然没有显赫的职位,但都“监守自盗”,或贪污或挪用公款,给单位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