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作者

住宅小区拆围墙?看看海外怎么破

海外探客 2016-05-20 18:26:33

这是个可能影响7.5亿人的大事。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最引人注目的新提法是“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已建成的住宅小区要逐步打开”。某门户网站所做的调查显示,七成多的网友明确表示“不支持”,“人身财产等安全问题”成了网友最担心的问题。还有八成网友认为,封闭小区逐步打开以后,“业主应该获赔”。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单位大院对外开放”得到了绝大多数网友的支持。

其实仔细看这份《意见》,出发点还是好的。“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的目的是“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其实就是一个词:治堵。

出发点和目的正确,不等于能够在实际中实施。首先是物权的问题。已经建成的住宅小区,是业主花钱购买的私有财产,小区规划红线内的道路,使用权归全体业主公用,受宪法和法律保护。没有义务对外开放,政府无权干预。

在海外,美国1977年出台的《统一区分所有物业产权法》以及制定出来的“第二代”物业产权法规定,住宅小区共有财产,就是为小区内业主共同拥有、共同管理的难以分割的共有财产,连小区的车位都不存在二次销售的问题。因此,这部分建筑区划内的道路,属于业主共有。

但在海外很多国家,并不存在中国这种典型的“封闭式小区”。

澳大利亚大多数住房,都是每家每户的House,每家都是一个独立的街道号码。靠近市中心的地方,会有居民楼,这时候可能会一个楼里几十个住户,会有门牌号,但是每栋楼还是有自己的街道号码,并不是在一个封闭的小区里。

美国最普遍的居民区类型是低密度别墅区,房产项目以单独的一家一户为主,与中国的高楼小区没有太多可比性。在老城区,大一点的房地产项目占一个街区,但路网比中国城市的密度大,街区面积比中国平均小区面积要小一些。另外,美国工业时代流行一种“公司镇”,工厂、办公楼、员工、住宅、学校、公园、商店等满足员工日常所需的设施一体化小镇,一般建在郊区,从布局上看也有路网,并非封闭式的小区。

在巴西,一个小区大多1——5栋楼,几十到一两百套公寓,太多了无法管理,容易进劫匪。门卫几乎认识每个人,外人除非得到小区住户确认,否则禁止进入。小区都有有免费健身房、游泳池、party房,烤肉亭。小区物业虽是雇的权力很大,小区内很多禁止干的事,违反了罚钱,是业委会授予的权力。巴西这种低密度小区,类似中国很多大城市周边的低密度高档住宅区,并非典型小区。

在日本,也没有类似中国小区的概念,大多数是属于住宅区。东京虽然从表面上看来密密麻麻的都是房子,但其间的细小道路却布满了整个画面以至于很难分辨。日本住宅区建设呈现分散趋势,城市郊区已是居住小区建设的主要部位,这主要是因为家庭汽车的普遍,公路网络的遍及,建设管理的有序,使交通问题并不由于住宅的地处城郊而显得突出。住宅区建设处处考虑到“以人为本”的原则。整个小区建设充分考虑居民的方便,如小区的水、电、气、交通道路提前建设,又如住宅一般为现房出售,房屋各类功能齐备,贯彻住宅房“舒适、安全、方便”的设计原则。一切设备、功能和装饰均一次到位,以方便用户。

在伦敦,以街区为单位,形成了很多著名的商圈。如卡纳比购物街区(Carnaby),它临近牛津街,由13条街道和小巷组成,其中包括最著名的卡纳比街(Carnaby Street)。卡纳比区拥有150间风格独特的店铺和超过50家餐厅酒吧。卡纳比街区在17世纪建成,但变成购物区却是在1958年第一家服装精品店His Clothes开张之后的事。而后,一大批独立设计师和品牌选择在这里开店。当时风行的地下摇滚音乐酒吧的也纷纷落户于此,让这一街区一度成为了嬉皮士的 聚集地,披头士、滚石乐队和The Who等英伦摇滚巨星都在这里初尝成功的滋味。

综上所述,由于发展理念、文化背景、经济模式等方面的不同,海外很多国家并没有大规模营建“封闭式小区”的历史,因此在当今也没有这些包袱。

住宅小区拆围墙?看看海外怎么破


与中国动不动就建二三十层的高楼小区不同,这类楼房在海外很多国家属于政府安置房或贫困居民区的象征。高楼、封闭,类似集中营的居住环境被冠以高大上的名称,就可以称之为“名盘”,实际上是对生活环境及舒适度的扭曲解读与概念倾注。讲个笑话:2013年,刚来南京一天的法国人Royer就“摊上了大事”。看着眼前小区里91幢长得一模一样的楼房,他找不到家了!朋友电话联系不上,想找小区保安问问路,可不会中文,保安不懂英语,手脚比划半天对方也没明白他什么意思,这个老外急得坐在小区大门口哭了起来。可见这类千人一面的小区并非海外所流行。

海外生活区或住宅区的物业管理水平也不是目前大多数中国小区可以比拟的。如:美国的开发商或者业一般只聘用知名度比较高的物业管理企业,行业协会对物业管理企业的资质和从业人员的资格管理是比较严格的,比如在加利福尼亚州,规定取得资质的物业管理公司必须每4年接受45小时专业课程的培训教育,才被认为主体合格;比如有的管理岗位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专业证书,公司管理人员必须持有大学毕业证书,有5年工作经验,才能取得协会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

在美国,约有20%的中小型的公寓实行业主自我管理。由全体业主大会选举出的业委会,代表全体业主管理物业,负责人事、财务、设备三大块具体职责的政策研讨、决定以及修正。同时,实行小区公寓经理责任制,小区公寓经理负责执行业委会制定的各项规定。

在很多小区不知业主委员会为何物的中国来说,似乎有点天方夜谭。而为了某些私利,很多地区却在阻止业主委员会的成立,具体可以搜索相关新闻。一项政策的制订与实施,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切忌搞一刀切,而如果想搞一刀切,应该从最难以触及的领域开始,从既得利益者开始。初衷和目的是好的,还要考虑到实施的难度。打开“封闭小区”固然对城市管理和发展有利,但在现实情况下,还是应该由单位大院等公有背景的小区开始,逐次推广。

关注我们

中华网"世界观"自媒体平台竭诚欢迎您的加入!

邮箱申请: cpyy@bj.china.com

联系电话: 010-52598588-8687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