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聚焦 >

外交部发文提醒这类海外华商:该做出理性选择了

2018-02-04 13:40:36  央视新闻    参与评论()人

坦率地说,“灰色”的形成有其历史成因和外部环境,不能全怪华商。很多国家法制不健全,海关税务制度繁杂,且监管不力,官员贪腐,才滋生出灰色地带。“灰色”华商们最有代表性的诉苦就是,“我们也想正规化、合法化,但正是因为‘白道’走不通,才逼得我们走‘灰道’”。

在过去十多年时间里,这些“灰色”的运营方式虽也曾受到阶段性清扫,但确实为一些华商积累了可观的财富。不少如今功成名就的海外侨界精英,就是从早些年间的“灰色”经营过程中积累了第一桶金,而后及时抽身转型,另谋发展,继而由灰变白。

但随着近年来“逆全球化”思潮和经济民粹主义的兴起,各国明显加大贸易保护和市场监管整顿力度,法律制度日益完善,税务执法更趋严格,“灰色”空间越来越小,隐患越来越大,曾经的“灰色”机遇早已不复存在。而从本质上讲,不管如何包装,不论多么有理,“灰色”就是违法,就是超越了底线。自甘“灰色”的华商,也必然不得不承受相应的风险和代价。

实际上,他们也很可怜。在不同国家一条条巨大的灰色利益链中,处于顶端和中高端的,永远只是驻在国执法和管理部门中的实权人物,和那些掌握一定社会资源、相互勾联的中外后台老板,最大多数的华商则始终处于被压榨的最底层。从申请签证到货物清关,从办理证照到日常经营,他们在每个环节都需要付出额外费用,小心打点,交纳“保护费”,不仅受尽盘剥,勉强维计,而且终日担惊受怕,毫无尊严。一不留神,随时可能遭致倾家荡产的罚没,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

他们也很可悲。虽然付出辛勤的汗水,他们却始终与当地社会格格不入,更因其与当地低端从业人员逐利,而遭到驻在国官方、媒体和民间的一致排斥和反感,一有风吹草动便会受到打压甚至暴力冲击。2004年西班牙埃尔切鞋城针对华商的那一场大火,随时随地可能重发。而在广大海外同胞特别是那些已完全“落地生根”的华侨华人和有实力的中资企业看来,他们的灰色行事方式助长了驻在国的贪腐,恶化了营商环境,更破坏了中国人的形象,因此往往遭到同胞鄙视,甚至被斥为“害群之马”。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