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业内人士披露游乐设施安全维护内情 临时游乐园隐患大

2018-04-24 06:06:02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李宽说,这些“赶集式”游乐设施本身配备的运营安全管理人员不足,而且对这些设施的管理也存在模糊地带。

“每个开游乐设施的人叫做操作员,操作员需要持证上岗,正规的游乐园肯定做得好。不过,在一些公园里所谓的游乐场,可能存在无证上岗的情况。还有一个问题是,每个游乐设施都是有应急预案的,每个月或者每个季度要进行安全演练。实际上,那些小作坊式的小游乐园很少这么做,日检月检都不一定去做。”李宽无奈地说。

此外,受访的业内人士也认为,游客也要关注自身安全。

不过,在采访中,不少民众也向记者反映,如何辨别是否安全是难题。

“绝大部分游客在游乐园游玩,不会像资深过山车爱好者一般,对园中每个设施生产厂商有所识别。”金玲玲说。

对此,荀航也提供了一些简单的辨别方法,比如关于做工。

“为了节省成本、缩短制造周期,一些小品牌厂商的游乐设施可能会偷工减料。例如采用公交车上的塑料座椅、用两根铁杆就制成的安全压肩等。”荀航说,在一些情况下,游客分辨一些小品牌游乐设施比较容易,这些厂商为了给自己做免费的广告,会将设施品牌名拙劣地喷涂在设施显眼的位置,如悬臂顶端、座位靠背上等,更有甚者会将自家设施销售人员的联系电话标注在设施上。

“作为非从业人员的普通游客,可能对设施的级别和供应商无法判定,因此可以参考乐园知名度来做衡量,知名与否的界定比较复杂,可以从品牌知名度、投资方实力、项目辐射半径和年游客量这几个角度来衡量。”采访最后,李宽反复向记者说明,业内人士提到的游乐设施问题集中在市一级的游乐园或临时性的场合,设施供货方本身实力有限,同时由于经营方不固定或控制成本等因素,可能会出现设施未按要求检验、操作人员未持证、操作人员违规操作等各种情形,这类游乐园的安全性其实是会打折扣的,建议民众综合评定再做决断。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