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杭州现“一个人的法庭”:人工智能当书记员

2018-04-23 10:04:19  光明网    参与评论()人

2018年4月20日,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上演了一场"一个人的法庭",原告在家中,被告在1200多千米开外的律师事务所,靠智能系统在线面对面。更令人惊叹的是,书记员是"机器人",庭审现场仅法官萧方训一人。

2018年4月20日,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上演了一场"一个人的法庭",原告在家中,被告在1200多千米开外的律师事务所,靠智能系统在线面对面。更令人惊叹的是,书记员是"机器人",庭审现场仅法官萧方训一人。

在时代的AI浪潮下,萧方训身上多了一个特殊的印记。他成为全国第一批使用AI系统的审判法官。2016年3月,国家提出继续深化司法公开,依托现代人工智能,加快建设"智慧法院"。同年6月,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率先引进阿里云人工智能ET系统试点,智能系统承担起"书记员",与萧方训为伴。

在时代的AI浪潮下,萧方训身上多了一个特殊的印记。他成为全国第一批使用AI系统的审判法官。2016年3月,国家提出继续深化司法公开,依托现代人工智能,加快建设"智慧法院"。同年6月,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率先引进阿里云人工智能ET系统试点,智能系统承担起"书记员",与萧方训为伴。

"70%的案件,法庭上都不需要人类速记员。人工智能书记员的准确率远超过一般书记员。它有着超级的打字速度和惊人的正确率"。萧方训法官表示,"在司法案件中,不少当事人带有当地口音。人工智能书记员具备双声学模型,即便是H和F不分的温州口音的也能识别出来。" (许康平摄/光明图片)

"70%的案件,法庭上都不需要人类速记员。人工智能书记员的准确率远超过一般书记员。它有着超级的打字速度和惊人的正确率"。萧方训法官表示,"在司法案件中,不少当事人带有当地口音。人工智能书记员具备双声学模型,即便是H和F不分的温州口音的也能识别出来。" (许康平摄/光明图片)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