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何齐工作中突发疾病,抢救无效不幸辞世
“有一种信念,可以统一意志,凝聚力量;有一种追求,可以锻造灵魂,改变历史。”——摘自何齐笔记本扉页
1月10日,何齐走后第49天。一大早,法官杨垚推开了何齐生前所在的办公室,这间被称为“巴中法院最热闹的办公室”,如今静得能听见时钟走过的声音。杨垚拿出一条崭新的毛巾,他照例要给老师办公桌擦擦灰,给4株植物浇浇水。
“老师,放心走吧,再也不用被病痛折磨了。”杨垚一边擦桌子,一边低声念叨。恍惚中,他看到桌上显示去向的牌子亮起来,“那一瞬间,我出现了一种错觉,感觉老师只是出趟差,很快就会回来。”
然而,何齐再也回不来了。他在工作中突然倒下,送医后不救辞世,桌上的工作笔记永远停在了2017年11月23日。下午的律师会谈,他缺席了;次日的省高院开会,他缺席了;和女儿约定的旅行、女儿未来的婚礼,他统统都缺席了……
巴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何齐的办公日志,永远停在2017年11月23日这一天。
最后遗言
“我现在没事了,你们快回去上班”
何齐生前系巴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2017年11月23日上午9时,他召集几位立案庭的法官研究案子,庭长李晓云也在。
“刚开始不久,就看他脸色不对。”李晓云说,大家赶紧扶着他去楼下诊所输液。也就几分钟,何齐的呼吸突然急促起来,眼神儿也不对了。“打120!”有人在人群中喊了一声。刚打了120,何齐却说:“我现在没事了,你们快回去上班。”这句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话,何齐反复说了三遍。
12时48分,何齐的心电图上,出现了一条刺眼的直线。急救医生遗憾地宣布:“瞳孔散大,已经走了!”
一切来得太过突然,以至于让人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在501办公桌上,何齐当天的工作笔记还写着,当天下午有个和律师的座谈会,次日到省高院参会。
法官们都知道,何齐长期被痛风折磨,但正如他常宽慰别人时说的,“痛风嘛,又不是要死人的事。”而他每年的体检报告,也都显示为健康。发病前,何齐还到他生前的徒弟、青年法官杨垚的办公室倒水服药,“我以为是痛风的老毛病,没想到是心脏方面的问题,及时送医会不会就不一样呢。”杨垚反复问着自己。
何齐,男,汉族,四川南江人,生于1967年9月,1987年8月参加工作,199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系巴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2017年11月23日,何齐在研究案件过程中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不幸逝世,年仅50岁。
药罐不离
被痛风折磨20多年 开会出差都带着药罐
何齐的家,安在巴中市中院家属楼。1月11日,杨垚带着记者走进了何齐的家。墙体斑驳到处鼓着包,破旧的餐桌靠胶带缠着才没有散架。“我笑过他很多次,这哪是一个领导的家嘛,好好弄一下嘛。”杨垚说,何齐每次总是笑一笑说,“还能用得嘛!”
何齐走后,家里已无人居住,只有墙上的挂钟仍在滴答滴答地走着。厨房的灶上,有一个药罐格外显眼。“我们法院的人可能都知道这个药罐,这是他专门用来熬药治疗痛风的老毛病。”杨垚说,何齐被痛风折磨了20多年,拳都握不拢,每次到重庆学习、成都开会、下乡调研,他都背着这个药罐,发作了就熬药,喝了就继续工作,劝都劝不听。
有一次开庭,何齐是主审法官,杨垚作为陪审,就坐在他的旁边。庭审开了一上午,中途好几次,杨垚发现老师直冒冷汗,脸色很难看,就低声劝他先休庭,等好点了再说。但何齐摇头拒绝,说:“人家大老远来,推迟就麻烦了。”庭审结束后,何齐瘫坐在审判席上,站都站不起来,“手直发抖,我们架着他出的审判庭。”杨垚说。
同事把何齐遗像擦得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