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四川一乡村为“人情债”减负:设红白理事会“管”请客

2017-11-28 03:01:06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封面新闻11月27日报道,11月24日,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岳新乡新田村,忙着采摘柠檬的村民张孝宣,接到了远在浙江的丈夫胡天华打来的电话。他们的女儿10月出嫁,因为村里的红白喜事理事会反复做工作,婚事操办从简。原本计划办20多桌的婚事宴请,变成只请了两三桌至亲。这件事让胡天华心里有点没底,在得到女儿在婆家一切安好的消息后,他才放心的挂了电话。

时间回溯到3年前,在新田村,村民逢事必大办,各类宴请名头10余种,很多村民每年生活支出3000元,但每年送礼就得花费五、六千元,更有甚者过万元,“人情债”曾经是这里村民的重负。

这种“独特”的改变,开始于2015年5月。当年,安岳县岳新乡在新田村试点红白喜事理事会,制定养成文明简朴新风的村规民约,反对大操大办、攀比送礼和铺张浪费,每年为村民减负“人情债”3000余元。近日,这项试点在岳新乡11个村全面铺开。

四川一乡村为人情债减负:设红白理事会管请客

红白理事会成员和村上干部一起开会。 本文图片均来自封面新闻

旧况:每年户均送礼5000余元, 名目十几种

2015年前,胡文华嫁女儿不办酒席这种事,在新田村几乎不可能。

“我们村以发展柠檬种植为主,2014年,人均收入不到1万元,一个家庭全年支出在1.3万元左右。”新田村村支部书记邓天明说,其中很多村民一年光送礼金就送出去5000多元,最多的一年要送近万元,而生活支出都不到3000元,礼金占全年支出的三分之一以上,送礼成为村民的一种负担。

2015年之前,婚丧嫁娶、新生贺寿这些中国数千年的传统宴请习俗在的新田村尤为盛行,凡有红白喜事的家庭,都在家门口大摆“坝坝宴”,遍请全村村民,参加宴席的村民都要送礼金。

“互相比着送,最开始送50元、100元,到2014年最多的要送600元、800元。村民都被这些人情债绑住了,人家给你送了礼,你不去还礼,别人会笑话你。”邓天明说,村里也开始多了一些新“名目”宴席,喜宴、丧宴、生日宴、满月宴、升学宴等达到10多种,甚至购买新车、装修房屋也要大宴一番。

邓天明说,这种风气让红白喜事变了味,而且办酒席的也把鲍鱼、大虾等珍贵食材搬上了桌,“撑面子,一桌20多个菜,吃不完的全浪费了。”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