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嫁”给大熊猫的人:护崽心急被咬重伤血都快流光

2017-11-25 18:21:12    中国网  参与评论()人

一般人被咬伤后会有心理阴影,韦华却盼着早一天好起来,继续陪伴大熊猫:“不知道下次见‘喜妹’,它是什么表现?”

韦华来自我国唯一仫佬族自治县——广西罗城县,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仫佬族野生动植物保护学硕士。毕业后韦华在桂林有一份稳定的工作,2012年他到大熊猫中心雅安基地,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哪见过这么多大熊猫啊?!”

回到桂林后,他吃饭走路,眼前都是“滚滚”们的样子,没办法控制自己对大熊猫的喜爱和思念。经过一年考虑,韦华瞒着家人,辞去了工作,到四川,当上一名普通熊猫科研者。

父母唯有苦笑,由他去了:“这个儿子,是‘嫁’给大熊猫了!”

纯爱,使他淡泊名利

韦华兴冲冲到雅安,投入大熊猫保护工作。

大熊猫中心雅安基地安排他从最基础工作干起。于是,他与同事每天一丝不苟地搞卫生、收拾大堆大堆的熊猫粪便、喂食……干着脏活累活,他却笑嘻嘻的,乐在其中。

“打扫也不简单,要做功课呢。”韦华手臂转不了弯,笨拙地在空中比了个手势:“熊猫粪便干还是稀,食欲旺不旺,我都得记下来,这是研究熊猫的基础。”

韦华负责照顾大熊猫“喜妹”。他注意到,这只120公斤重的大熊猫特别喜欢野外,而且性格活泼。

按照大熊猫中心前辈指点,韦华有空就和“喜妹”说话,像和自己家人聊天;和“喜妹”对视,常常蹲着和“喜妹”平视,去读“喜妹”的心理……“喜妹”的点点滴滴通过韦华,进入了大熊猫研究的核心领域。

很快,“喜妹”被选拔成为“野化”对象。

“野化”是中国探索恢复大熊猫野外种群的核心环节。按科研计划,具有野外生活经验的熊猫妈妈,在卧龙核桃坪基地的野外环境生育幼仔,教幼仔学会爬树、觅食、避险等生存本领。经过培养后,完全能适应野外生活的亚成体大熊猫才正式放归野外。

经过多次主动申请,韦华2015年1月如愿调到卧龙核桃坪基地。这里地处龙门山脉深处,人迹罕至,汶川大地震后满山危岩,道路艰险。韦华几乎与世隔绝:每天在深山里穿梭,饿了吃点冷鸡蛋和面包,渴了喝溪水,曾差点被大树砸中、差点被滚石掩埋……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