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杭州一科长贪污19套房获刑20年:与领导结利益同盟

2017-11-21 15:06:13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2002年,马伟荣得知米市巷二期拆迁项目,发现某房产公司在拆迁过程中拆除了大量公有住房的公共面积没有补偿,于是便以拱墅区房管局的名义与该公司进行了交涉。

“开发商提出,公家的补偿就算了,给我们个人分些房子,我私心比较重,就答应下来了。”交涉的结果是马伟荣获得了拆迁安置房三套,谭招土获得一套,拱墅区房管局却没有得到任何补偿。

为了促成此事,该房产公司还虚构了一处房产,并虚报了在此处落户的一系列名单,又制作了假户口本,伪造了有偿安置审批表,报给由马伟荣领导的房证科审批通过。三套房子到手后,马伟荣很快就转让给他人,总计获利109万元。

  贪欲失控,东窗事发身陷囹圄

领导的包庇纵容甚至同流合污,让马伟荣的胆子越来越大,两人的“合作关系”也越走越近。到后来,谭招土在自己以权谋房的时候,还让熟悉业务的马伟荣予以帮忙。经法院审理查明,1997年至2007年间,由谭招土授意、马伟荣经办,将多套公有住房登记到了谭招土的亲属及情人名下。

然而,马伟荣即使再狡猾再会钻制度的漏洞,仍有东窗事发的那天,他在忏悔书中这样写道:一次次地成功谋房谋财,到最后自己已经管不住自己了,贪欲越来越大,只要有机会,就会想着去捞一笔,结果愈捞愈多,现在想来,连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当时自己完全没有想过后果,眼前只有房子,再多的房子也填不满我欲望的无底洞。无法想象丧失自我、那么贪婪的自己,已经完全没有一个共产党员的影子了,赤裸裸地变成了房子的奴隶。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期,客观上的确存在着公房监管的漏洞,但为什么只有极少数房管干部倒在了公房上面?恐怕根本原因还是出在自己身上。

面对权力与诱惑,是守住廉洁底线,秉公用权,还是任由私欲作祟,以权谋私,是每名党员干部都要时刻面对的严肃答题。马伟荣的教训再一次警示大家,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必须心存敬畏,廉洁用权,时刻谨记“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