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登陆”台青分享职场经验:低头做事,抬头看路

2017-10-14 14:56:54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中新社北京10月14日电 (杨程晨 夏守智)以“职场规划分享”为主题的民革中央第十次台青之友沙龙14日在北京举办,多位“登陆”台青向在校台湾学生尤其有意在大陆就业者介绍经验、提供方向。

中华青年经贸交流协会理事长、北京华灿工场合伙人兼总经理李伟国认为,敬业、诚信、保有中华传统文化是重要素质,“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帮助台湾青年最大化地发挥这些特点”。

对此,李伟国提出三点建议:建立人才媒合渠道、“双向”交流平台、产品销售渠道。他说,台湾不缺乏创意人才,打通交流渠道,不仅是帮助台青“登陆”就业,还有机会帮助一些大陆企业解决人才招聘上的痛点。此外,这些台青回台后也应向没来过大陆的年轻人介绍亲眼所见。

创业公社港澳台及国际事业部总监郑博宇介绍,当初因喜欢古都文化而选择来北京工作,初来乍到的体验与想象中不太相同,一时很难适应。

究其原因,郑博宇认为,前期的资讯不对称导致台青“登陆”后无法习惯新环境。他续指,两岸青年“体验式交流”自提出至今正逐渐改变类似现象:诸多企业为有意愿“登陆”就业者提供了提前实习并适应大陆的机会。

针对有意创业者,郑博宇建议,与大陆融合显得尤为重要。事实证明,有大陆人、也有台湾人的创业团队发展周期会更长,两岸青年优势互补,企业能发挥更大优势。

国美控股集团培训发展中心培训主管陈郁宏表示,在北京奋斗的台湾人与大陆各省市年轻人有着同样的担忧:到了一定年龄还要不要继续留在北京?

“十一”长假回到台湾的陈郁宏发现,电视里9月30日播放的新闻与10月8日的新闻几乎一致。这让他怀疑,台湾是不是处在停滞状态,“在大陆,每天的变化实在太快”。

大陆日新月异的发展让陈郁宏与其周围许多的台青都选择继续留京,他也为即将来此工作的后来者建言:一是要选择认可其文化、价值的企业;二是“低头做事,抬头看路”。

2016年11月,民革中央成立“两岸青年创新大联盟”(下称联盟)。联盟日常运营负责人董振兴在沙龙现场还介绍了相关情况。

他说,联盟近一年来已打造三个平台,即信息平台,目前设有专为台青联系世界五百强企业实习、就业的办公室;经济平台,在金融服务、现代农业、文化产业、教育培训、智能硬件和生物健康六大方面搭建两岸合作渠道;文化平台,通过组织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两岸青年群体相互认识、了解。

据悉,今年12月底,民革中央拟在深圳举办第三届“两岸青年和平发展论坛暨两岸青年创新大联盟2017年会”,一场两岸青年研习营也将同期举办。(完)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