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打捞红军遗骸“骨语者”:人骨鉴定就是与生命对话

2017-09-26 03:47:21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新京报:骨头上能够保存什么信息?

李法军:比如种族特征,人类吃什么和怎么吃,都能通过对人骨的研究来破解。前者牵涉到食物来源问题,后者则是一个文化问题。在研究方法上,可以通过牙齿本身的磨耗水平和特点,加上对骨骼进行化学分析,复原出族群的食谱。

这项研究的原理是,比如说,狩猎采集的人,与农业生产的人由于饮食等多个因素差异,在骨头上也会体现出差异性。以前我们做种族研究,是用尺子测,导致很多边缘特征被忽略。但是在引入人骨鉴定后,可以通过几何形态测量,鉴定的精确度和骨骼可传达的信息更加丰富。

新京报:研究一根一根碎骨是否很枯燥?

李法军:我觉得是一种乐趣,因为人骨鉴定是考古学研究的组成部分。对于研究者来说,需要了解中国人是怎样一步步过来的,在这片土地上不同区域的人,是怎么生活、怎么发展的。我比较关注自然进化史和人类社会的发生、进化的相关性问题,比如华南地区的史前人类,是怎么从渔猎采集的生产方式转变为农业劳作,如果要研究这一领域,骨头上保存的信息太多了。

“仪式感是时刻存在的”

新京报:对于人骨的兴趣从何而来?

李法军:应该说我从小就对骨头感兴趣。小时候吃完鸡肉,会把鸡骨头摆好复原。后来也进行了很多训练,其实为的是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后来还去白求恩医学院,跟医学生一起上解剖课。

新京报:人骨鉴定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李法军:有一门学科叫法医人类学,就是通过人骨等的研究,很精确地判定尸体性别和年龄。我之前的工作都协助过警方侦破一些案件。

比如说可以通过一个头颅,重建一个完整的“人”出来,包括身高、体重和身形等特征,为公安机关寻找尸源提供支持。另外还有一种应用形式,就是人像复原,通过骨骼的结构可以还原出一个人的相貌。

关键词:红军遗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