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预订中欧班列仓位,大概需要两个星期的排队时间;进口也差不多,要提前一周预订。”近日在浙江义乌铁路口岸联检大楼,义乌中远国际货代公司副总经理鲍跃飞对《经济日报》记者说。
义乌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欧班列(义乌)往返运行75次、6652个标箱,货运量同比增长了141.3%。目前,中欧班列(义乌)已成为国内开行线路最长、开通线路最多、装载效率最高、经营模式最新、运营机制最活的国际品牌班列。
在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进口商品馆,一家企业展示通过中欧班列进口的西班牙红酒。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摄
迅猛发展靠什么对于国内大多数中欧班列来说,“货从哪里来”是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在义乌,全球最大小商品集散中心的优势使得中欧班列(义乌)从一开始就拥有源源不断的货源。
义乌小商品市场是伴随改革开放而自发兴起的批发市场,但进入本世纪后,各地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批发市场,不断挤压着义乌小商品的内贸空间,外贸发展也面临着通路不畅的难题。
之后,受益于旅游购物监管方式的创新,义乌小商品出口量大幅提升,且通关成本较其他口岸要低得多,这让敏锐的市场人士嗅到了商机,方旭东就是其中一位。作为义乌天盟实业投资公司的副总经理,他所供职的这家企业正是后来中欧班列(义乌)运营的平台公司,也是全国唯一一家民营的中欧班列平台公司。“我们知道义乌货主的痛点在哪里,他们解决不了的事,就是我们要做的。”方旭东表示,由于能够帮助客户有效降低成本,因此中欧班列与天盟实业公司深受市场欢迎。
中铁集装箱上海分公司国际联运部经理周钢清楚地记得,去年10月25日接到天盟公司紧急委托,11月30日之前,要为音乐剧《莫扎特》剧组从德国运送14大箱道具到上海。因为沿途要协调多国铁路及海关部门,通常很难在时间上保障,但在天盟公司的全力协作下,最终提前两天将道具送到客户手中。
“这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方旭东说,天盟公司不仅是中欧班列的运营平台,更是一家跨境贸易综合服务商,依托中欧班列的快速发展,下一步还要将业务拓展到海外仓储、国际物流、供应链金融等服务领域。
图为义乌铁路口岸正门。经济日报记者 顾 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