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15日讯(记者钱箐旎)“近年来,随着经济金融发展,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出现一些深刻的变化,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上升较快,部分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停留时间过长,出现脱实向虚倾向。”9月15日,在2017年第六届金融街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刘国强表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既要善于做加法,更要勇于做减法。
他指出,从做加法看,这是经济下行后的本能想法,在客观上也有一定的必要性。但是真正做起来,要做好也不容易。“这几年我国也探索了一些好的办法,比如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大财政、金融政策的配合,推动政府和民间合作搞建设。又如积极探索普惠金融,创造大量金融工具,完善担保体系,创新抵押物,推动信用体系建设等。”
与此同时,在债券融资,就是直接融资方面开发了绿色债券、双创票据、扶贫票据、社会效应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等,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初步核算,2015年到今年上半年,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为企业节省资金成本2000亿元。“这些加法措施在目前都是很有针对性的,在未来也必须坚持优化。”刘国强说。
在做减法方面,刘国强表示,“这几年有很多好的做法,尤其是今年以来,杠杆率降下来了,脱实向虚的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的抑制,下一阶段,减法还要做,而且在一些方面要加大力度去做。”
一是把杠杆率减下来。这是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举措,在高杠杆的情况下,资产价格必然膨胀,这就导致了一方面会把资产从实体经济中吸引过去,另一方面,也会提高实体经济的经营成本,有些很好的企业因为一些地方房价大幅度上涨,也撑不住,被迫迁走了。吸引资金和推高成本这两方面相互作用,经济就必然脱实向虚了,因此要坚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使杠杆率有序降下来,这是服务实体经济最重要的环节。
二是把金融乱象减下来,非法集资、乱加杠杆、乱做表外业务、违法违规套利等不但直接增加了金融风险,而且都是金融脱实向虚的途径,把这些减掉,自然就会有相当部分资金回归到实体经济当中去。金融创新是大势所趋,但也不能偏离实体经济的需要,必须认识到金融业的外部性、公共性非其他行业可比,因此凡是搞金融都要持牌经营,都要纳入监管,都要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