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国范围内“东桑西移”的趋势越发明显,有关部门顺应蚕桑产业自然转移的趋势,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扶持,进一步推动了西部省区蚕桑产业的发展,西部主产区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促进蚕茧产量稳定增加,“桑—茧—丝—绸”全产业链加速成型
在浙江省桐乡市,养蚕曾经是当地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然而,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养蚕业面临后继乏力的问题。记者从当地农业部门了解到,今年桐乡春蚕发放蚕种同比减少10%,呈逐年下降趋势,由于单家独户养蚕收入低,现在很多村里只有老人在养蚕了。桐乡许多桑树种植基地也转移到了四川、云南等地。
与浙江一样,江苏省的蚕桑业也在逐年萎缩。“人工采叶、采茧费工费力,传统桑蚕生产机械化程度不足20%,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江苏省蚕种所副所长周成伟分析,与种植稻麦相比,养蚕季节性强,设备利用率低,市场小,而研发投入多,机械化程度长期上不去,是典型的土地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湖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所研究员胡兴明说,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经济发达的省份,出现了蚕桑生产由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的情况。广东省的蚕桑生产从珠三角的顺德、东莞等地向粤西、粤北山区和半山区转移,江苏省的蚕桑生产也从苏州、无锡地区转至长江以北的南通、盐城等地。但此时的蚕桑区域结构变化仅发生在省域范围内,并未影响到我国蚕桑生产格局。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东桑西移”的趋势越发明显。在江南传统蚕桑产区,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不断上涨,传统手工养殖模式下的“栽桑养蚕”不再吸引当地青壮年农民的热情。有关部门顺应蚕桑产业自然转移趋势,实施“东桑西移”工程,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扶持,进一步推动了西部省区蚕桑产业的发展。地处西部的广西、云南、四川蚕桑产业快速崛起,桑园规模居全国前三。
过去,广西蚕茧产量长期未能进入全国前五名。然而,最近10年间,广西蚕茧产业打破此前低水平徘徊的局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0年间增长8倍以上,蚕茧产量约占全国的一半以上,生丝产量连续多年全国第一。目前,广西拥有国内集蚕业科研、推广、管理、生产于一体的省级综合性蚕业机构,重点蚕区县、乡、村也配备了专门的蚕业技术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