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女孩以校园贷名义骗39所院校近百学生 每天花销两三千

2017-09-13 16:11:40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她还注册QQ号,凭空编造了“张嘉豪”这个“网贷平台内部人员”。

她把张嘉豪的QQ号发给被网贷公司追债的受害人,然后冒充“张嘉豪”与被害人网上文字聊天,继续进行欺骗。因李绒、张嘉豪总是同时在线或者同时不在线,支付宝账号昵称都是本人的姓名,因而被部分被害人识破:二者为同一人。

在个别被害人不断质问、警告报警的情况下,李绒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被迫给被害人少量钱款用于偿还部分贷款或直接在网上给被害人偿还部分贷款。

诈骗钱财大量挥霍, 每天花销两三千

最终,李绒的诈骗手法还是被识破。

今年8月9日,家庭住址在陶山公安分局辖区的张某等多名在读女大学生报案称:她们应李绒的请求,帮助其“朋友”刷业务量办理“校园贷”,明明贷款大部分都交给了李绒去“销户”,自己却产生了大额欠款和逾期还款罚金,不断收到放贷公司的威胁短信和电话骚扰。

张某说:

“我用了好几个软件,帮她完成3万多额度的贷款任务。她给了我2000多元。”。

陶山公安分局成立专案组连夜开展侦查,查找李绒下落。8月10日上午,犯罪嫌疑人李绒迫于压力自行到案,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民警说,从她的手机账单看,每天花销两三千。

“案发前,她在北京,诈骗的钱大部分都用来挥霍了,一个月花四五千租房子。”

在民警梳理的树形图上,李绒发展有5层下线,类似一个传销组织。李绒与被害人之间有三种情况:

一是直接被她诈骗,被害人和她之间是同学、朋友关系;

二是与被害人有共同的同学、朋友;

三是与被害人之间相互不认识,是介绍再介绍的关系。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