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迎接党的十九]粮食产业向绿色优质转型

2017-09-13 04:36:21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加快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把粮食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形成粮食兴、产业旺、经济强的良性循环,实现了由以政策支持和要素支撑为主向创新驱动转变。山东、湖北、安徽、江苏和广东5省依托粮源、区位、技术、人才和市场等优势,粮食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均超过2000亿元,5省工业总产值合计占全国的50%左右。其中,山东粮食工业总产值超过3500亿元。

黑龙江是全国重要粮食主产大省,粮食商品率达到80%以上,但是粮食加工业发展一直比较滞后。黑龙江抓住粮食收储市场化改革的契机,积极推进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今年上半年,黑龙江加工原粮241亿斤,实现产值362亿元,增幅分别达到29%和19%,利润增长7倍,税收增长73%。

从分散经营向一体化转变

收储与加工脱节,产业发展不协调,初级加工产能过剩,优质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一直是我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短板”。张务锋认为,粮食行业应该树立“大粮食”“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理念,充分发挥粮食加工转化引擎作用,推动粮食仓储、物流、加工等粮食流通各环节有机衔接,以利益联结为纽带,培育全产业链经营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粮食产业发展路径目前正在由分散经营向“产购储加销”一体化转变。中粮集团、上海良友集团、湖南粮食集团、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内蒙古恒丰集团、湖北福娃等粮食企业通过全产业链经营,走出了“稻强米弱”“麦强面弱”行业发展困局,实现了持续较快发展。

在粮食收储市场化条件下,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收原粮、管原粮、卖原粮”的传统经营模式已经难以为继,需要通过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谋求出路,从偏重收储环节向统筹“产收储加销”各环节发展。山西省风陵渡粮食直属储备库通过土地流转、订单生产,发展1.1万亩优质小麦种植,探索依托储备库和基层粮站建立“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新模式。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原院长、国家粮食安全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姚惠源认为,构建全产业链经营模式,有助于创建优质名牌,通过品牌建设,引起整合种植、收储、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资源,引导原粮标准化生产,建立一批规模化优质特色专用原粮生产基地。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