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30岁去日本留学,在日本从事了24年的食品研究。54岁时,他作为海外高端人才回国工作,并投身于我国传统食品工业化的研究工作。
他,就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所传统食品加工与装备研究室主任、国家马铃薯主粮化课题组的核心成员张泓。
走进张泓不大的办公室,里面摆满了各种资料和加工好的食品,有土豆面包,马铃薯粉条,等等。张泓随手拿起一个盘子,“来尝尝,这是我们刚研发出来的马铃薯藜麦面包”。
时间退回到2011年,中国农科院食品加工所成立了国内首个专门从事传统食品加工与装备研究室,并向在日本担任含气调理食品研究所所长的张泓抛出了橄榄枝,希望他能够回国领衔承担起这块业务。“当时我有点担忧,毕竟在日本待了20多年,回国后能不能适应?更重要的是,国家赋予我的使命,我能否担当好?”
然而,国家的荣誉感、使命感和信任感很快战胜了张泓内心的不安,他放弃了日本的一切,回国开始了中式菜肴工业化的研发工作。
2013年秋天,农业部的一位负责同志受国务院委托到加工所调研,问张泓能不能把马铃薯全粉做成面条、馒头等主食系列产品。张泓表示“愿意一试”。于是,这件“从来没人干过的事情”就落在了张泓和他的团队身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用土豆去替换馒头、米饭、面条等,还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张泓说,他的工作就是要把土豆做成大众能接受的主食样子和口味,让更多的人养成吃土豆的习惯。
研发过程中,张泓发现,土豆全粉因为黏度不够,无法直接成面。于是,他尝试将全粉和面粉混合,他从诸多面粉种类中试验选取了适当的高筋小麦粉加以调试,随着试验的不断推进,含量达到20%的马铃薯面条试验成功。2014年春天,含量达到35%的马铃薯面条顺利问世,其色泽、硬度、黏性、弹力、拉伸阻力等十几个指标同时达标。听到喜讯,农业部一位领导亲自来到了加工所,端起这一碗泛着土豆清香的面条细细品尝。品尝后,这位领导竖起了大拇指:“这东西,肯定行!”
短短5年时间,张泓和团队一起,在没有专门经费,又无前期预研工作基础的情况下,完成了三代马铃薯主食产品的研制工作,并将产品种类拓展到300多种。“只要是面能做的,马铃薯就可以。”张泓骄傲地说。(经济日报记者 常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