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无痛分娩在中国普及难 京沪多家三甲医院表示不开展

2017-09-12 04:36:06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专家建议

以制度保证麻醉医生收入

国内推行无痛分娩的活动一直在进行。

2006年,美籍华人、美国西北大学芬堡医学院泌尿麻醉部主任胡灵群发起了“无痛分娩中国行”活动,开始在中国推广安全有效的椎管内分娩镇痛,每年都来国内帮助建立培训基地并授课。

2001年8月,有过分娩镇痛先例的北大一附院分娩镇痛走上规模化,并从次年2月始开办培训班向全国推广无痛分娩技术。此前他们在接受采访时曾介绍到,为了推广无痛分娩,不但不按照惯例提取大部分技术收费,还倒贴给医务人员200元作为奖励。

分娩镇痛在国内并无统一收费标准,在综合性医院麻醉费用很便宜,通常在一两百元左右。与半个多小时即可结束的剖宫产相比,做分娩镇痛至少需要四五个小时,“这对医生来讲是不合算的,谁愿意去做呢?”段涛反问道。

郭雪松向记者展示了一张产妇住院费用清单,这位生产时间用了4个小时的产妇,可以说“生得很快”了,分娩镇痛费用加起来是2000多元。他比较说,平时做一台阑尾手术费用差不多,但用时仅需45分钟,“一个麻醉医生守在那里,2000元医生大概可以分到60元,七八个小时收入60元合算吗?”

在中国妇产科网创始人龚晓明看来,分娩镇痛麻醉定价低,对医院是一台可开可不开的手术,“现在要普及推广,除非把无痛分娩的价格定高一点,让公立医院和麻醉科大夫有足够动力开展这项技术”。

他以自己举例,妻子在国外分娩,要求打无痛分娩时,医生要求500美元,他二话没说立刻给了,“在国内如果给医生1000块,你看他会拒绝你吗?不会的。”

“最大问题还是解决医院收入和经费统一。”段涛说,“提高麻醉医生待遇,改革定价机制,听起来很简单,但如果制度无法保证,喊口号是没有意义的。”

“最关键的是,无痛分娩不普及只是医疗诸多问题的一个表现而已,很大程度上在于国家在用计划经济思维管理医疗,而非利用价格规律让医疗市场良性运行。”在龚晓明看来,根本问题还在于医疗管理制度。

此外,郭雪松还提及,不接受无痛分娩的原因还有家人的顾虑。这些顾虑主要是对副作用认识不清,以及公婆认为产妇“过于娇气”,还有担心费用,毕竟一台无痛分娩1500-2000元的费用一般不在医保范围内,需要自费,“根本还是对产痛的漠视”。

在龚晓明看来,“现代社会就不应该发生让女性硬扛着疼痛去生孩子的事情。”正如社会学家李银河曾说过的,“产妇分娩是否痛苦,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为产妇减轻痛苦,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也反映了一种生育文明。”

(责任编辑:穆启春 CN063、陈倩 CN030)
关键词:无痛分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