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中国禁入朝鲜海鲜致国内商户受损 鱿鱼短缺

2017-08-23 08:10:52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珲春目前打造的海鲜进出口产业立足于“贸易+加工+再贸易”的模式,并有意向高端产业链延展。不可否认,朝鲜货物的缺失会在一段时间内使当地的海产品行业受到冲击,但也并非“坍塌式”的影响。这位业内人士介绍说,由于朝鲜海域对大型船舶以及外来船舶的限制,到朝鲜海域的捕捞范围是受到限制的,且以近海、小批量捕捞为主。相比之下,俄罗斯的海鲜进口模式一般以大批量为主,发货时间不固定,一般会先配给有订单的大客户——大型水产品加工企业,再分发到中小型企业手中。

“很多时候这个资源没了,但这个产业还会存在。”这位业内人士分析说。从去年起,珲春市的一些海产企业已放眼比俄罗斯远东海域和朝鲜半岛东侧的日本海海域更广阔的地区。数据显示,珲春海产品年加工量约为19万吨,输出至东北亚、东南亚、美国、西班牙、意大利、阿联酋、乌克兰等地。据了解,一些珲春本地企业已开始到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布局。

在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水产工业园区,一些大型水产品加工企业的负责人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次制裁并未对他们的订单产生影响,因为加工企业主要还是以俄货为主。据当地政府介绍,2016年,整个园区的年产值达83亿元,占珲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0.5%。这里的加工业属于典型的外向型产业,企业主要加工、销售鱼、虾、蟹、贝四大种类100余个品种,原料从俄罗斯、韩国、日本、巴西等国家及我国沿海地区进口。来自山东烟台的海产品加工企业负责人赵杨2014年通过政府招商引资来到珲春,企业从俄罗斯进口鳕鱼和鲽鱼并进行加工,产品在韩国市场十分畅销,有的也销往欧洲和美国。

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赵文阁在采访中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俄罗斯远东地区海域和朝鲜毗邻的日本海域的海鲜品种没有太大的差别,朝鲜这部分货源停掉以后,远东地区毗邻的一部分日本海和一部分鄂霍次克海海域的海产品种类可以填补朝鲜海域的空白。

珲春水产业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货源调整,短时间内出现产业转型“阵痛”在所难免。目前,珲春市的水产品加工业会从初加工朝附加值更高的深加工方向发展。一些小型零散型的批发模式会有所改变和整合,同时,它们在产业调整时也需要得到政策层面的扶持。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