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创新教育·变革力量”国际化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2017-08-21 22:55:25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21日讯 (记者崔国强) 8月19日,“创新教育·变革力量”国际化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在京举行,此次论坛由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未来网联合瑞思学科英语举办。

  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中国基础教育的国际化步伐进一步提速,与此同时,中国基础教育国际化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活动中,国内外资深教育专家、知名中小学校长、教育工作者济济一堂,共同围绕中国基础教育国际化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从国际化与教育理念的变革、中国国际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创新等方面展开讨论,通过深入交流与资源共享,期望为中国教育的国际化探索梳理理想发展路径,为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探寻更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为什么选择‘国际化人才培养’这一课题来举办这个论坛呢?我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要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连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这‘五通’。在座各位都是行家、领军者,是教育国际化和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的生力军,期望大家通过这次论坛,能够碰撞出智慧的灿烂火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原理事长马文普在活动开幕式致辞中说,未来是国际人才大展宏图的伟大时代,而中国现在人才流动还不够均衡,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人才输出国,是全球第一大留学生来源国,但不是最大的人才吸收国,中国人在国际组织中的占比还较小。中国急需培养更多的国际化人才,从而使我们才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能够更好参与全球化。

  “互联网时代,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人才的国际化锐不可当,我们说的国际化人才,是了解中国国情,立足中国实际,有全球视野和胸怀,有国际意识和理念,懂国际规则,具有善于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知识和能力的人。他们扎根于中国,又超越中国,所以我们谈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或者吸收国际人才,应该是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人才的开发和配置,眼睛不能够仅仅盯着13亿人口,应该盯着全球70亿人口。”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主任何成锋说,国际化的本意应该是开放对外、连接世界,还意味着扎根本中国本土,因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与此同时,国际化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还是一种素养,包括眼界、胸怀、理念。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学好外文这么简单或把人才送到国外留学就算完成了,一代一代的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国民国际化素养的普遍提升,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持续共同努力。“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和未来网希望与社会各界一道,共同为中国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贡献智慧和力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