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总书记曾来过的生态移民村,现在大变样了!(2)

2017-08-21 21:00:29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记者从文化长廊上的介绍了解到,长江源村原本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被称为“长江源头第一村”。平均海拔4700米,距市区420公里,常年高寒缺氧,气候恶劣,生态脆弱,条件艰苦。2004年11月,世代生活在这里的128户409名藏族牧民响应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政策,卖掉牲畜搬迁到现在的地方,建起了美丽的生态移民新村。经过13年的发展,现在的长江源村已经有247户共572村民。

  ↑整洁的村容村貌 经济日报记者周明阳 摄

作为长江源村整个变化的见证者、参与者,64岁的村党支部副书记更尕南杰精神矍铄。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长江源村时,就是更尕南杰在旁介绍情况。回忆起去年的8月22日,更尕南杰仍然十分激动,“能跟总书记握手,这是我一辈子都想不到的事,太难忘了”。

更尕南杰告诉《经济日报》记者,生态移民之前,他们生活在海拔4700米以上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住帐篷、睡地上,点的是羊油灯;搬迁后,住上了国家给盖的新房,睡在了床上,家具家电也齐全了。“党的政策特别好,我们现在过的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更尕南杰说。刚搬下来的时候,很多牧民心里也有很多顾虑,不愿意放弃原来的生产资料,对搬下来以后的生活“心里没底”。13年过去了,牧民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2016年牧民人均年纯收入达20943元,搬迁牧民的生活得到全方位的保障。

  ↑移民村盖起了一幢幢新楼 经济日报记者周明阳 摄

在生态移民新村记者看到,这里的生活物资和娱乐设施一应俱全,村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都很丰富。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街道干净整洁,连片纸屑都没有。更尕南杰介绍,每个星期六村民分成三个组打扫卫生,村里也设有专门的保洁员,保持环境卫生的长效机制已经形成。

  ↑唐古拉山镇为民服务点 经济日报记者周明阳 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