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雨季延误高发航延险成“香饽饽” 保险公司提高门槛

2017-08-21 08:37:08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夏季雷雨偏多,暑期旅游需求旺盛,双重压力之下,各地机场都出现了大面积的延误。为了减少时间成本带来的损失,航延险成了“香饽饽”,出门搭飞机,不少人都会买上一份。更有人通过购买多份航延险的方式薅了保险公司的羊毛。

面对高赔付率,保险公司也拿出了“对策”,下架雪藏和搭售的情况越来越多。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由于北上广深的机场延误情况更普遍,近期涉及这些城市的航班延误,一些保险公司悄然提高了航延险的理赔门槛。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王静 见习记者 王舒窈

记者调查

雨季延误概率高,航延险成“香饽饽”

“上周从南京到北京,来回延误都超过了3个小时,一共获得了1000元的理赔。”市民刘女士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由于工作需要经常坐飞机,她对航空延误险的研究已经不输业内人士。“我会买一份全年的,299元可以涵盖12次理赔,出险1小时赔18元,超过3小时赔偿198元。夏季的话,由于延误的概率高,在购票的同时,我还会再买一份延误险,起到双保险的作用。”

刘女士这样“薅羊毛”的并不是个例。现代快报记者随机采访的市民中,有不少就表示,一般不买航延险,但是6、7、8月份,如果搭飞机的话都会特意买一份航延险。“买保险也是为了弥补时间成本。如果买了航延险,等几个小时也不会很焦躁了。”市民李先生说。

有保险公司的航延险负责人也表示:“夏天受天气影响,又是暑期出游高峰,延误险销量明显提高,只不过提高比例因产品不同有明显差异。”

“飞常准”发布的《7月全球机场出港准点率报告》显示,南京禄口机场7月份出港准点率仅为31.76%,在国内千万级旅客吞吐量中排名垫后,仅高于北京首都机场和厦门高崎机场。起飞平均延误时长达到了96.77分钟,在同级别机场中,这一数据仅比平均延误时间最长的首都机场少了不到一分钟。

赔得多不挣钱,保险公司提高门槛

由于赔付率居高不下,航空延误险的市场竞争激烈、透明度又比较高,在业内看来,航空延误险基本就是个赔钱的买卖。

为了减少理赔带来的损失,保险公司方面也开始放招。7月份的时候,就陆续有媒体报道称,第三方渠道“雪藏”航延险,想要买延误险就只能买“搭售”的产品。例如在支付宝的保险服务频道中,只有一份单独售卖的航班延误险,其余都是打包了航空意外险、医疗、救援等多项内容的综合性旅行险种。售价上,单份的不到20元,综合险种则高于这一价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