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对话中国首例“冷冻人”丈夫:活不过来 也为医学做贡献

2017-08-16 08:05:41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低温生物医学工程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刘静此前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现阶段的人体冻存更接近于一种遗体保存服务。乐观地说,随着未来新科技的涌现,打破人体冷冻的技术难题,从而实现复苏、存活,也并非一定不可能,但需要艰苦卓绝与极具创新的科学探险。如果攻克这一技术难题,将是人类最重大的科技突破之一。人类将因此突破年龄的限制,实现星际旅行,并“任意切换生命进程”,应用在永葆青春以及对抗疾病等方面。

不过,时任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伦理学部主任沈铭贤曾表示,尽管我国法律没有禁止人体冷冻和长期保存的规定,但这一打破生命周期的行为可能对医学伦理形成巨大挑战。

49岁的桂军民是济南一家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一向健康的妻子突然患上肺癌后,他的生活骤然改变,得知妻子疾病无法治愈后,他将妻子送进临终关怀医院,机缘巧合接触到人体冷冻技术后,他没有经历太长世俗观念的挣扎。

夫妻俩都很赞同遗体捐献,觉得人走了,“总得给社会留点什么,能用的全给人家用了,用不了的剩下骨头架子,给送到学校的解剖室去,挂那儿也行。”

“未来的技术,我们只能期待以后的事情了。即使活不过来,也可以为医学做一点贡献。”桂军民对澎湃新闻记者说。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