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从“抓项目”转向“造环境”——营商环境现状调查(下)

2017-08-16 07:34:09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人员(左)深入企业走访,详细填写“企业情况调查表”,真心为企业解难、助企业发展。 刘 亮摄

8月8日,贵州省龙里县的“企业特派员”龙大海(中)在贵州科美瑞博电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了解企业运行情况。王立信摄

在优化企业经营环境过程中,兰州市国税干部(右一)主动来到民营企业宣传税收政策,让纳税人切实了解改革政策、享受改革红利。裴成斌摄

记者在走访调研过程中发现,各地在招商引资、服务企业发展等方面,能够注重引进培育符合自身定位的特色产业,加快打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同时创造性地推出了驻企业特派员制度、代办制度等具体服务措施,既不忘“抓项目”的老本事,更注重学习“造环境”的新本领。同时记者也了解到,各地在优化产业链条、吸引人才、完善配套公共服务等战略环境的培育上,与企业的期待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优选项目,统筹招商

在经济新常态下,为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要在招商投资中体现新旧动能转换的意图。各地政府工作人员认识到,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今天的投资质量就是明天的经济竞争力

辽宁省经济合作局副局长何岩认为,招商引资不能“装到筐里就是菜”,把关要更严。选项目原则上要做到几条,必须符合辽宁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必须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适应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做到“三个不选”,即无拉动能力的项目不选、无发展潜力的项目不选、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项目不选。

“统筹”成为东莞招商引资的关键词。“东莞招商引资的统筹力度亟待加强。”东莞市内资经济促进中心主任麦伟林说,一方面,东莞经过早期无序、粗放的发展,土地碎片化较为严重,缺乏可承载大项目的连片土地资源,同时工业厂房等固定资产布局分散,产业集聚效应不强。另一方面,各镇街招商引资各自为政,也造成镇街之间的不良竞争和项目布局不合理。“统筹招商”在高精准甄选产业项目上体现得尤为明显。麦伟林告诉记者,一方面是紧扣产业重点,紧盯中国500强、民营500强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重点引进产业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产业项目。重点瞄准高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结合的智慧产业等新产业,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另一方面是锁定重点区域,由于深圳的投资占东莞内资投资比例达三分之一,东莞将招商阵地前移到深圳,设立了深莞产业合作联络处,主动对接深圳的先进产业溢出。

1234...全文 5 下一页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