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上街向市民投放4万多元硬币 97名大学生这样读懂真实中国

2017-08-14 09:46:48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零钱箱’活动,是呈现,不是评判;是认识,不是改造。”西南政法大学的郭其钰带着总额500元的硬币,看见了一个真实的中国。在参加了由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组织的“零钱箱”调研活动后,她在自己的调研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

2017年8月3日至4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组织了97名大学生记者走上街头,开展了一项关于“零钱箱真实需求”的社会调研,每位大学生记者准备了一个装有总额500元的硬币箱子,并打印了自己的支付宝二维码,附上了一段文字“你可以取走钱、换取钱,也可以留下钱。但金额不要超过7元。最后这个箱子收到的所有款项,将全部用于公益事业。”很快,97个有着相同文字说明的零钱箱就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大街小巷。

动员近百名大学生记者,只用了一个晚上

“这篇微信图文推送背后,是一个能在一小时内组织天南海北近100名大学生记者的团队;是一个有条不紊指挥这些素未谋面的大学生的团队;是一个在90分钟内完成1084份线下问卷、70多篇个人感想、数百张照片搜集的团队……我为这个团队感到骄傲!” 8月7日上午,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秘书处副秘书长蔡华丽在自己的朋友圈发出这样一段话,并转发了活动相关的微信推送。

给这个活动画一个时间轴,过程是这样的:

8月3日晚上11点多,沈阳农业大学的王晨在一个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微信群里看到了“零钱箱”活动的招募消息,她之前就在媒体上看到过相关报道,觉得很有意思,于是很快报了名,她“既希望自己是那位活动的发起人,又希望可以作为路人去参加这样的活动”。不到两个小时,已有近200名大学生记者报名,尽管已是深夜,报名的大学生仍在微信群里讨论“把零钱箱放在哪里最能帮助到别人”。

8月4日上午,第一批大学生记者行动,下午第二批大学生记者行动;8月5日上午第三批大学生记者行动,下午便集结“归营”,活动结束。

8月4日下午4点,近百名大学生记者同时接到了新的调研任务——要在街头零钱箱旁边,随机采访至少10位路人。一个半小时之内,1084份问卷填写完毕,经过同学们的调研发现,79.72%的受访者认为,街头零钱箱能够帮到人;64.14%的受访者认为如果街上真的出现了用手机兑换零钱的换取点,是非常实用且充满了善意的做法;17.79%的受访者对此表示无感,不会关注;也有9.24%的受访者认为这是在作秀,意义不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