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土地确权,给农民吃下“定心丸”(3)

2017-08-10 11:37:44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确权成果加快转化

花费巨大的人力财力进行土地确权,不仅是为了保护农民承包权益,也是为了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试点地区在确权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成果应用,在解决农民融资难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过去,农村土地和房屋囿于集体性质不能抵押,农民贷款只能走联户担保,门槛高、利率高。现在农民以土地权证作为抵押,就能从金融机构贷款,且利率优于以往。在山东省大部分地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滩涂水面养殖使用权抵押贷款已全面推开;吉林延边州从2014年至2016年共发放5000多笔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累计13亿元。 

近年来,湖北沙洋、安徽怀远等地积极探索,利用确权成果引导农民通过平整土地、互换并地、小块并大块等方式,实行连片耕作,方便了农民耕种,提升了土地经营效率。武汉农村产权交易所有关负责人说,“要把确权各环节收集的海量数据信息用足用好”。一方面,要全面收集各环节的数据信息,加快推进承包地信息应用平台建设,推进承包合同网签管理。另一方面,要探索确权成果在土地流转、抵押担保、涉农补贴发放、基本农田建设等方面的应用,推动确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确权颁证之后,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参与土地流转。目前,全国土地流转面积超过4.7亿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总面积的35.1%。随着确权登记推进、流转规模扩大,一些遗留问题也浮出水面,特别是由于农产品价格下行,土地流转合同毁约的情况有所增多。为土地流转有序进行,有必要构建土地经营权市场交易体系,以合同约束来保护双方的权益。目前,全国流转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县级以上土地流转交易市场达到1324个,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达到17268个,为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多种土地流转服务。

“按照安排,预计明年底,全国将基本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对于基本完成的省份,要加快推进确权成果应用,促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三权分置”有序实施;加快建立承包合同网签和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制度。对于计划2017年底完成的省份,要规范检查验收,规范证书发放,保质有序颁发好权属证书,各类档案资料做到一户一档。对于计划2018年底完成的省份,要确保数据信息收集的准确、完整;严格执行公示程序,进一步完善好合同,建好登记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