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蛟龙号”在大洋深处看见了什么

2017-08-06 10:07:05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6月11日,“蛟龙号”完成2013年开展试验性应用航次以来的第100潜。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摄

国家海洋局展示的深海生物标本。图为绵鲋。本报记者 杨舒摄/光明图片

国家海洋局展示的深海生物标本。图为管栖蠕虫。本报记者 杨舒摄/光明图片

深海将不断刷新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认知

拳头大小的海螺外壳上密布着绿色的茸毛、寸把长的小虾身上找不到眼睛、餐盘大小的海胆却没有刺,看起来像个扁平的盘子、两根像塑料管子一样的虫子却有着200多岁的寿命……这不是科幻小说里想象的奇景,而是日前记者在国家海洋局新闻发布会上看到的真实生物标本。与人们熟知的海洋生物近似却又不同,他们正是过去15年中我国科学家在全球大洋千米之下的深海中发现的奇异生物,其中50%以上来自“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探索。

曾多次驾驶“蛟龙号”探秘深海的潜航员唐嘉陵慨叹:“深海世界生长着千奇百怪的生物,比如说常见的海参,印象当中是黑色,带一点刺,但是我们在海洋里面见过的,有粉红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白色的和透明的。而长尾海参能达到一米……在深海,我们才是‘外来生物’。”

众所周知,在千米以下的深海之中没有光线,生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且十分寒冷,一般温度只有1℃~2℃。据推算,水深每增加10米,水压就会增大1个大气压。在水深4000米的海底,一个成年人身上要承受上百吨的压力。而在某些特殊区域,如海底热液区的“黑烟囱”,喷发出的热液温度高达400℃,同时还含有对动物有毒的多种重金属与硫化氢等成分。这样的环境,怎会有生物生存?

“‘海洋600米以下就是无动物区’——在20世纪60年代,这是国际公认的观点。后来人类才知道,自己的认识多么有限。”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孙书贤感叹。

1977年,美国“阿尔文号”深潜器潜入加拉巴戈斯群岛深海,在那里的深海热液区发现了丰富的生物,颠覆了人类的认知。后来多年的探索显示,在深海极端的环境下,生物在适应环境中独立进化,已发现的如盲虾、管状蠕虫等生物新种就已超过600个。同时,热液区的一些微生物种群以剧毒硫化物等化合物为能量来源,有着独特的生命机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