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各地“限狗令”频遭夭折 如何才能限到“点”上?

2017-07-23 06:46:43  法制日报    参与评论()人

记者了解到,与以上城市一样,国内还有不少城市的“限狗令”在民间抗争的强大压力下,没有付诸实施或大打折扣,限制、宰杀大型狗的行动早已被民间“战火”消灭在萌芽状态,政府执法部门对违规犬只的打击经常出现互相推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象,多数“限狗令”以“雷声大雨点小”收场。

“限狗令”为何成为空文

“限狗令”的民间“拦截战”为何能够屡屡获胜呢?

2012年4月16日下午,西安东门外某市场内,一场特殊的“追悼会”吸引了不少人围观,“追悼会”悼念的是一只护卫犬。3天前,市场多名商户面临歹徒的打砸危险时,这只护卫犬冲出保护主人,却被对方20余名歹徒持刀砍死。

“你说这狗养了好几年了,它就像我们家的一口人一样,你突然下令不让我们养了,我们咋办?”哈尔滨的“限狗令”刚一下发,哈尔滨市的孙先生就在当地的电视节目中,抱着自己养的狗呜呜地哭,“谁能忍心看着自己家的孩子让别人打死?”

结合以上两个事件,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吴立志认为,人类对狗的感情是几千年来形成的,已经根深蒂固。在远古时期,狗就被人类驯化,作为人类的亲密伙伴曾经陪着人类度过了漫长的历史。忠贞不渝是狗的重要习性,特别是老人和单身人士是养狗大军,他们养狗既可以缓解精神上的寂寞,也能增加不少安全感。另外,有人把豢养一条名贵的狗看作是身份的象征,还有人把养狗作为一种投资手段。“同时,协助警察破案,汶川大地震时搜救犬救人的故事,狗的这种通过独一无二的嗅觉功能来造福人类的壮举,也每每令人们怀念,不忍限之屠之。”吴立志说。

“你说因为狗的体型或品种超标,你把人家八旬老太赖以生存的宠物狗给抓走甚至杀掉,万一老太想不开犯病或寻短见咋办?”执法中,也有民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吴立志介绍,除了个别城市极端的打狗运动外,大部分城市在处理狗患问题上的地方立法都是相当软弱的,缺乏力度,一些法律空白也是造成狗患难绝的重要原因,因狗患造成的很多纠纷经常面临无法可依的状况。一些城市“限购令”似一纸空文被狗主人忽视,主要是由于执法不力,不能令行禁止,使很多犬主人产生侥幸心理。

据了解,对犬只的日常监管,主要涉及公安、畜牧、城管、工商、卫生等多个部门,属于“多龙治水”权力分散,客观上给监管工作拖了后腿。多部门的联合专项行动有一时之效,但无法保证长期持续的监管到位。

关键词:限狗令爱狗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