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为拼中考高分不惜让学生吃药 应试体育背离初衷(图)

2017-07-13 13:36:53  半月谈    参与评论()人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在思想层面上,中考体育也未能达到“培养兴趣”的目的。多数孩子并没有喜欢上体育运动,而是把锻炼当成“应试”手段,甚至因此对体育产生反感情绪。熊丙奇则指出,一些学校会组织学生专攻测试项目,这就难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也无法真正提高学生体质。

中考体育该向何处去

“以考促运动,终究不是一条长远的大道。”储朝晖说,现在中学生压力太大,根本没有运动锻炼的兴趣和时间。现在真正该做的,是加快教育改革步伐,给孩子们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

熊丙奇说,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改革升学评价制度,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扭转唯分数论。他提倡推进中学自主办学,改革体育教学,不能只针对测试科目训练,否则,这样的体育课很难得到学生欢迎。要建立体育俱乐部或运动队,让学生选择喜欢的体育运动,用体育运动的表现、过程性代替测试。至于学生和家长,则应该意识到健康强健的体魄对自己的重要性,不能以应试为目的参加体育活动,或者走歪门邪道。

针对部分学生在中考体育中服用含兴奋剂类药物问题,有专家表示,中考体育测试理应遵守《反兴奋剂条例》,严格禁止这一现象。目前国家在专业运动领域对兴奋剂的管制和查处非常严厉,但一些含有兴奋剂成分的普通药物,尤其是中成药,在市面上比较容易买到,让一些人钻了空子,建议相关部门引起重视,加强监管。

专家建议,应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宣传引导,同时对体育考试进行相应的改革,不再“一考定终生”。应把考核细化到平时的基础锻炼中,真正起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社会、家庭和学校齐心协力,让每一个青少年养成终身运动的好习惯。

(责任编辑:杨晓晨 CN067)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