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3)

2017-06-22 10:52:00  光明日报    参与评论()人

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

当前,北京正在构建涵盖老城、中心城区、市域和京津冀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统筹长城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凸显北京历史文化的整体价值。

其间,“长城”“运河”“西山”三个文化带承载了北京刚柔并济、山水相依的自然文化资源和城市发展历史,是北京文化乃至中华文明的精髓和象征。三个文化带在时间上贯通古今,在空间上纵横东西,形成了一个半圆形的大文化带,尽显北京历史文化的无穷魅力,将成为北京传承保护历史文脉的鲜明主线。

文源深、文脉广、文气盛,是北京进一步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得天独厚的优势。未来,北京将树立大历史观,在城市规划建设层面更加突出文脉传承,以推动三个文化带建设为契机,让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永续利用、同现代化建设交相辉映。

水穿街巷润民生

2014年2月2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东城区察看玉河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工作展览和河堤遗址,沿着雨儿胡同走进“老街坊”家中嘘寒问暖,征求群众对北京老城改造的意见建议。

总书记走过的雨儿胡同全长343米,胡同中有齐白石、罗荣桓等众多名人故居,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3年多时间过去了,雨儿胡同“老街坊”李旭钧和老母亲王云凤的生活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通过施行平房区准物业管理,胡同停车有序,既安全又安静;入围“申请式搬迁”试点,今后搬迁居民腾出的空间将被改造为平房居民厨房、厕所等生活设施;与胡同相交的南锣鼓巷,低端小吃店被迁出后,青砖灰瓦、古色古香的山墙得以亮出;雨儿胡同外,玉河河道两侧复建的四合院群落规整细致,水穿街巷、绿树成荫。

不只是玉河,北京前门地区故道上的三里河如今也重现了水穿街巷景观,鲜鱼口、芦草园等老地名得以恢复,38棵老树得以保留,青铜铭牌将老北京三里河的历史记载得清清楚楚,老百姓推开房门就进公园。

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以广大市民最关心的问题为导向,完善治理“大城市病”等突出问题的综合方略。过去5年,北京90%以上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用于民生改善项目,率先形成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公共服务实现人群全覆盖,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覆盖面不断扩大,“朝阳群众”“西城大妈”敢作敢当,蜚声中外。

关键词:和谐宜居之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