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28名大学生为帮同学"刷单"陷校园贷骗局 被骗30余万

2017-06-15 10:49:54  检察日报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碍于同学情面,她陷入校园贷骗局

最近,作为一种专门面向在校大学生的网络贷款模式,“校园贷”多次引发恶性事件,引起公众关注。近日,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检察院办理了一起大学校园贷款诈骗案件,28名大学生被骗,涉案金额30余万元。

好心帮忙,却掉进陷阱

郭小青是山东某高校的大一学生。2016年10月,她在参加社团活动时认识了学生会网络部的闫方。同年11月,闫方忽然联系郭小青,称自己代理了一个APP,问她能否帮忙刷单。碍于情面,郭小青没有多问,就答应了闫方。

姚雯/漫画

第二天下午,郭小青来到约定地点,见到了闫方,还有大三的师哥李恒川及两名校外男子初伟杰和孙韶庆。简单寒暄后,初伟杰和孙韶庆向郭小青要了身份证、银行卡等个人资料,并让她录制一段视频,大意是“根据条款,本人自愿贷款1.5万元,如果还款日还不上……”。

这时,郭小青才明白过来,闫方“代理”的是一个贷款APP。但关于贷款性质、贷款数额、偿还程序等,闫方却解释得模棱两可。郭小青怕出问题,不再想帮忙,但闫方和李恒川保证,“就是走个程序”,完事后,就在后台将她的数据删掉,不会留下任何记录。碍于同学情面,郭小青最终还是完成了贷款流程。

几天后,郭小青银行卡里就收到了一笔贷款。随后,闫方打电话让她把这笔钱转给自己。钱转给闫方后,郭小青认为,等闫方还了贷款,删了数据,这事就结束了。

可是事情并没有像她预料的那样简单。

今年3月,郭小青父母收到贷款公司的催款电话,连忙联系她询问情况。郭小青这才慌了神——给闫方好心帮忙,却把自己陷于“欠债不还”的境地。郭小青急忙联系闫方,闫方把责任推给了李恒川。

此时,郭小青才发现,找两人讨说法的,除了自己,还有另外10余名同学。他们与二人商量无果后,决定一起报警。

生财有道,竟是拆了东墙补西墙

今年3月15日,烟台市公安局莱山分局接到报案后,先后将李恒川、闫方、初伟杰和孙韶庆传唤或抓捕到案。经讯问,4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事情的来龙去脉也开始逐渐呈现出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