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中国明星竞相去好莱坞"打酱油",不怕自断前程吗?(3)

2017-04-09 17:31:27  北京时间    参与评论()人

和章子怡的没落相比,李冰冰这几年的国际化路线走得相对持久。早在2008年,李冰冰就凭借《功夫之王》进军好莱坞,不过这部中美合拍片作为好莱坞大片来说,稍微显得有点水,李冰冰白发魔女的造型在成龙、李连杰这种武戏宗师级人物的面前,这酱油打的还是有点吃力的。

不过,2011年主演《雪花与秘扇》之后,李冰冰接连参演了《生化危机5》和《变形金刚4》。在《生化危机5》中李冰冰饰演的特工艾达·王,纵使身穿令人惊艳的红色旗袍,却也难免沦为“绿叶”。据悉,她近期又主演了《谜巢》,还要与一手打造了漫威英雄系列的斯坦·李合作,创作一部具有好莱坞风格的中国超级女英雄大片《虎影侠》,进展之快令人咋舌。

和勤奋多产的李冰冰相比,另一个冰冰“范爷”也不甘示弱。众所周知,范爷的演艺事业近些年是越来越好,不仅各种女主,更是自己当制片人主演了武媚娘。但她的国际化道路走得却不算漂亮。之前拍了一部《钢铁侠3》,原本想从此打开国际的大门,结果只出现在了内地版的《钢铁侠》里面,镜头也很少,国际版的那些都删掉了。后来接了《X战警·逆转未来》,爆出来的剧照超美,记得当时还有很多人模仿这个妆容。结果在这部电影里面,范爷依然只是打了个酱油,戏份也不过3分钟左右。此外,漫威大戏《钢铁侠3》中也出现了范爷的身影,一起出场的还有王学圻,台词倒是大于三句,不过仅限于中国特供版,可见好莱坞的大门可是没那么容易踹开的。

2.中生代演员

代表:许晴、余男、陈数、张静初

近年来在国际亮相的还有许晴,这个在《老炮儿》里风情万种的演员去年参演了科幻动作片《24小时生存》。影片中,她担纲女一号华裔国际女刑警林·巴塞特,这个角色御姐范儿十足,与伊桑·霍克的角色关系十分复杂。其实,这并不是许晴初次接演国际大片,她曾参演2012年的《环形使者》,与老牌硬汉布鲁斯·威利斯有对手戏,虽然该片的主创阵容来头不小,但许晴在里面担当的只是个“花瓶角色”。

当余男还是王全安前女友的时候,还是出演了不少电影的,只不过人们还是没能记住她的名字。主演的电影《图雅的婚事》还拿过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英语、法语都非常流利的她,出演过不少欧美电影,《狂怒》、《权杖》、《骇速快手》,最有名的是《极速赛车手》、《敢死队2》,不过都是打酱油的角色。

2015年的《火星救援》,让大家认识了一位中国女星陈数,虽然她在影片中露脸还不到三分钟,浓妆艳抹的打扮也很是出戏,但对于这样一位在中国不是很有名的中生代演员来说“已经很知足”。

另外,比起很多为了出演好莱坞大片而苦练英文的演员来说,张静初的英文水平已经到了不会露怯的程度。在《尖峰时刻3》中张静初扮演的是韩国领事之女苏阳,角色的存在感不是很强,而且通常是跟两位警探对话就消失,所以比起配角来说,更像在好莱坞打了一次酱油。

3.小花旦、小鲜肉

代表:吴彦祖、吴亦凡、韩庚、Angelababy

《独立日2》中的Angelababy,扮演一位名叫Rain的新一代年轻英雄,同时也扮演了个太空基地之花角色,被美国小伙疯狂追求,其实“理论上讲”算得上是重要角色,但终究属于“主要角色里要有中国人”的“功能型角色”,加之未能奉献优异的演技,其存在感依旧和她的招牌笑容一样“迷”。

在去年大火的游戏改编电影《魔兽》中,吴彦祖受邀出演游戏中的重要角色之一亡灵术士古尔丹,影片中吴彦祖放弃颜值,通过动作捕捉特效技术,饰演一位外表和怪兽差不多的兽人术士。如果你能在电影中一眼找到吴彦祖,说明你对他绝对是真爱,因为吴彦祖说他老婆都没认出他来……

至于《变形金刚4》中“乱入”感爆棚的韩庚,以及《蝙蝠侠黑暗骑士》中出场以秒计算的陈冠希,与其说是“打酱油”,倒不如说是考验观众眼力的彩蛋了。

在新生代中,“小鲜肉”吴亦凡近来也频繁进军好莱坞,不但参演了大导演吕克·贝松导演的科幻动作片《星际特工:千星之城》,还和甄子丹一同参演了《极限特工3》。《极限特工3》中,吴亦凡扮演一个不擅打斗,爱开派对的老好人,但高颜值、高人气的背后是演技的缺失,这也注定他在影片中无法担当重任,只是个凑数的配角。

国内明星为什么乐此不疲地去好莱坞打酱油?

诚然,在某个特定时期和市场环境下,在好莱坞“打酱油”可以为演员提供更多的曝光率和更好看的履历单,也有可能因此踏上好莱坞星途。比如巩俐、章子怡、成龙等等。

但是此一时彼一时。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的大银幕块数又增加了将近3200块,全国大银幕累计接近45000块,日均增加36块,继去年超越北美41000多块之后,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牢牢坐定世界第一的冠军宝座,且逐步把亚军抛得越来越远。

在中国电影市场体量今非昔比的今天,依旧有明星沉迷于好莱坞抛来的酱油瓶?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如果说,是为了艺术成就,显然不成立,因为中国演员参与的商业片大都戏份少得可怜,根本没有发挥的空间;如果是为了捞金,这种可能性不是不存在,但并非主要,毕竟去打酱油的演员不是国内巨星就是人气之王,国内片酬不低;如果说,是为了打开国际市场,提高知名度,这更加是天方夜谭,目前这些演员的市场价值主要在国内,在国外根本不具备号召力……

当然,对个别明星来说,去好莱坞打酱油其实是一场身价的算计。因为接了这些电影之后,他们的代言和出场费水涨船高,他们的排位和媒体重视程度当然也不一样。进军好莱坞甚至不再是一种术业上的野心,它变成了功利性的计较。

排除了前面三项,文创资讯绞尽脑汁想到了一条他们为什么这么干的理由,那就是国人的心态——虚荣心。仿佛只要参演了好莱坞就立马变得高端大气上档次,进而得到国内时尚界的认可、推崇。

也许,中国明星进军好莱坞参演大片,本意是想给自己“镀个金”,增加曝光度,为自己聚敛人气和流量,但流量明星也不应该是演员的唯一追求,不然大可去做网红或者“毯星”,没必要从事表演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业。作为一个演员,理应有几部代表作、代表角色傍身,而这是“打酱油”所不能给你的。

好莱坞的“打酱油”究竟值不值得打?

曾几何时,“在好莱坞打酱油”确实是一件令演员和粉丝都脸上有光的事情。但是时过境迁,今日大半的中国观众已经过了“哇塞,我家XX在好莱坞大片露脸了呀,好棒棒”的阶段,或许是时候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其中的利弊得失了。

1.中国明星在好莱坞并不招待见

好莱坞的“酱油”该不该打?好不好打呢?相信过来人最有发言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首位好莱坞A级制作女主角”章子怡,还有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成龙,他们在好莱坞的地位是超越“打酱油”的,甚至可以说是名正言顺的主角。然而,有趣的是,他们对于好莱坞却并不是很追捧。

章子怡曾经在访谈节目中吐槽好莱坞“给亚洲人的角色都是很表面化”、“酬劳低”、“欺负亚洲人”;

成龙也不止一次吐槽过在好莱坞的处处掣肘:之前在香港我已经算是明星了,在美国我加一点意见都不行,人家不听你的,有种种现场的岗位去牵制着你……我很用心地去打,他们也不喜欢,拍出来的镜头被剪剪剪……动作不受认同,英文又不会,挑的剧本根本不是我自己想要的。有时候他们提出一些要求,我说我不能做,他们问为什么,我说因为香港没有人看,他们会说“香港不是我们的市场,不用管香港”。香港回归后,我再讲到中国香港,他们会说“中国不是我们的市场,不用管中国”……

其他有着国际声誉的中国影人,如巩俐、张艺谋,也都吐槽调侃过好莱坞在处理中国元素时的僵化之处。

2.打不成大咖,反被“消费”

事实上,好莱坞不会平白无故给中国演员重要角色,在白人占据现实利益高地、黑人占据政治正确高地的好莱坞,黄种人的地位本来就很“酱油”。而为数不多的亚洲面孔角色,也需要和日本、韩国演员分享。其结果就是,中国演员想在好莱坞从小角色一步一步成长成主角,是个看上去很美却不太现实的星梦。

“打酱油”不仅打不成大咖,从个人内在提升角度,打酱油也难以磨练演技而自我提升,更难以产生成名角色。这也是显而易见的道理。戏份少,舞台小,发挥的空间也很有限,甚至不需要你去发挥,只要乖乖做好花瓶就好。从这个角度讲,“打酱油”并不能算演员对自我的“积累”,更像是一种“消费”,把大好的时间用来出演“布景”。

更何况,许多观众对“打好莱坞酱油”不屑一顾,更不会因为影星娴熟的打酱油技巧就对他们另眼相看,甚至曾经就有网友出言调侃,一些酱油角色已经成了影星不愿再提的“黑历史”。

3.顾此失彼,丢失内地机遇

虽说有一些好莱坞大片在内地的票房和关注度较大,但在中国电影市场,中国电影永远是市场的中坚力量,并一定会更大程度地得到国内观众的认可。同时,电影主管部门也更加鼓励国内的电影市场以及国产电影重点启用国内演员。

当曾经在好莱坞打开局面的国际巨星,比如成龙,都已经把演艺重心放到了国内市场,即便是好莱坞巨星也都纷纷看好中国电影市场的时候,中国明星还在搞出口转内销的老路,砸得不仅仅是自己的品牌,反而让内地观众看不起,丢人跌份划不来,何苦呢?

中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为国际上竞相争夺的“肥肉”,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些中国明星还抱残守缺,非但不能坐收渔翁之利,反而会丢掉在内地电影市场成长的大好机遇。

好莱坞的酱油不好打,如何另辟蹊径?

诚然,在某些领域,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的现象依然存在,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市场,未来几年将不可否认地超越北美继而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而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和逐步开放,中国影界与世界的沟通合作已非同往昔。

近年来大热的影片中,中外合拍片的身影已不少见,如中美合拍的《卧虎藏龙2》《绝地逃亡》《功夫熊猫3》,中英合拍的《美人鱼》《寒战2》《我的特工爷爷》《我们诞生在中国》(中美英合拍)等,尤其是去年张艺谋的《长城》,虽然口碑褒贬不一,但无可争辩的是它将合拍片的投资规模、合作高度和公众关注度都带上了一个新的层次。

与此同时,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元素也越来越多,华人形象也在日趋正面化,成龙曾经遭遇的“中国不是我们的市场”的尴尬如今更是无从谈起。这些好的变化都是影迷看得见的。

这算是中国电影产业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虽然距离赶超好莱坞还有漫漫前路,但在国际影坛的声量已经有了。电影上的事务,我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完全可以坐下来慢慢谈,好好谈,尽量争取更大利益,而不是“求”。

可见,中国演员想要走向世界,已经有了比“打酱油”更好的选择。

当然,在文创资讯看来,中国电影、中国明星的国际化实际上是个水到渠成的事,切不可急功近利。试想一下,如果你的演技连国人都不买账,那么外国人会对你委以重任吗?即便真的有,那也是花钱解决的事,并不值得珍贵。

所以,当我们的明星并不真正缺钱的时候,还是好好在国产电影中锤炼演技吧,特别是那些所谓的小鲜肉、小鲜花等人气偶像们,更要爱惜自己的羽毛,毕竟青春饭好吃但吃不长。唯有靠演技,才能在影坛屹立不倒!

所谓:宁当鸡头不做凤尾,毕竟,观众不是傻子。

(责任编辑:高宗影 CN06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