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所处的创业环境相对其他知名企业家而言,是较为单纯的。他既没有马云那么多的负担——复杂的政府和股权关系、大量的卖家情绪,也没有像马化腾那样经历过垄断势力(运营商)所带来的封杀,更不像李彦宏的搜索业务那样充满了政治敏感和虚假广告,他面对的几乎都是纯商业的挑战。
这让东哥在2013年前有足够的精力下一线,指点江山,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尤其是对员工和业务管理一点不含糊。
之所以采取如此大纵深的管理方式和他早期一段失败的创业经历不无关系。
在创办京东之前,刘强东曾经投资过一个小饭馆,给员工提供高标准的食宿和薪水待遇,但是员工们却联合起来做假账搞贪污,致使他亏损二十多万元,当时有人提醒他,这是因为对员工太好了。
刘强东说,员工是善良的,而且100%从农村出来的,恶不到哪去。没人去管,没有系统,没有监控流程,这就是引诱他们犯罪,作为管理者难逃其责。
后来东哥去了一家日本企业,开始学习管理公司的信息系统。如今京东仓库每个订单,即便是打包员多用了一个打包盒系统都能自动感知;配送员驾驶的货车一旦偏离正常的路线,系统的终端就会发出警示;每个工作人员进出仓库都要接受比机场还要严格的安检。
后来在刘强东搭建的一整套系统里,为了防微杜渐起到震慑作用,小“恶”大罚是常态,按他的说法是,“恶人到了这个系统也会变成好人”。京东的一位基层员工因为犯了一个小错误不承认,直接被开除,上司连带降薪降职;一名员工拿回扣,被送进了公安局,损失由他的上级承担;一位副总裁迟到让秘书帮着打卡,被开除。早年,刘强东仅仅因为一个贪腐的传言会开除一名员工或是整个部门。
从草根做起,刘强东对电商行业各个业务环节熟烂于心,跟高管谈业务,他能一针见血指出问题的关键之处。“你必须在他没有发现之前把问题给解决了,要是他打电话、发邮件过来就完蛋了。”京东技术高级副总裁李大学说。
2011年11月1日京东搞图书限时促销,“秒杀”瞬间流量达到一秒10万单,系统瘫痪。刘强东请负责IT前端的李大学和负责IT后端的副总裁姜海东到办公室“喝茶”,桌子上摆着两杯茶、两把刀。负主要责任的李大学在外出差躲过一劫,回到北京后立刻到刘强东处“负荆请罪”。后来,副总裁姜海东离职。
业内也开始流出一个段子说,“京东高管比京东的库存周转更快”。这些高管离职的原因都是因为“东哥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