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边畅销一边被骂心灵鸡汤是怎么“熬”成的
《做到以下几点,改变你的一生》《太可怕了,这样的水果干千万别买》《学会这些,可以长命百岁》……微信鸡汤文的标配,是不是很眼熟?
“空气流动,风的路线一万种。人山人海,吹不来去年春风”、“云和海分居两地,人和人相聚别离。一个在夏天停步,另一个在秋天打探消息。一个就是喜欢,另一个觉得麻烦。总会经历心甘情愿,我知道你不怕难,只是别睡太晚”……这是微博及畅销书中的热门句式。
问句优美,铺排华丽而揉捏到位,废话流般让人没有喘息空间的文艺范儿,是不是有点抵挡不住?是不是感到有一种阅读的畅快感,心灵被按摩了?可读了后细想,你会觉得什么也没读到,言辞空转。这是高级一点的,叫“鸡汤”。
在很多大众型书店里,除商务类畅销书外,最显眼的,莫过于那些包装精美、风格相似的心灵鸡汤书了。它们被摆放在店内最显眼的位置,书封照片清新、文艺、讲究,排版精致。
但如果一一翻看对比,会发现它们彼此有很多类似之处。主题、内容,所讲的故事,得出结论的案例,都大同小异。他们的来处一般也很相同:网络上点击率很高的“10万+”热文。这种从网络到实体出版的心灵鸡汤书,往往是超级畅销书。
这不禁让人很好奇:心灵鸡汤书一边被评价为文字苍白、廉价、浅薄、矫情、浮夸、庸俗,另一边又是畅销的热文;一边大行其道,一边又听起来格调不高。
这到底怎么回事?心灵鸡汤书到底是怎么熬成的?鸡汤原本不是坏东西,它可以滋补身心。给心灵熬的鸡汤,什么时候开始变味了呢?
心灵鸡汤最初是褒义
本义为“充满知识与感情的话语”
现在的心灵鸡汤书籍存在着种种“罪”,其实,人家一开始并不是这样。
10年前,心灵鸡汤是绝对的褒义词。《读者》《格言》《意林》杂志里的暖心小故事,文笔简约,故事动人,鼓动人、劝解人,柔软、温暖,正能量。仿佛人生一碗碗滋补鸡汤,抚慰了无数中学生的心灵。
就算在当下,如果是写得真诚的心灵鸡汤,也并非没有翻阅的价值。鸡汤文善于把很多生活上的困扰,尤其是情感案例,分析得很细。有些活生生的经验,其实有可读之处。甚至有对照自我,提醒反省自我的地方。
“心灵鸡汤”这个词,在现代意义上被使用,最早可以溯源到一套叫《心灵鸡汤》的系列图书。
1993年,美国人杰克·坎菲尔德和马克·维克多·汉森策划了一套6册的系列励志书《心灵鸡汤》:《激励女人》《致天下有情人》《亲情记录》等。
这些书的内容,来自全美各地的征稿文章。语言简短、精炼,讲述充满哲理的小故事。迄今为止,《心灵鸡汤》在美国已出版了100多本,并被译成40多种语言,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发行,目前全球总销量已超过8000万册。
随着该系列丛书的流行,一个词也深入人心心灵鸡汤。
鸡汤一词,在欧美常常被用于泛指富于营养且经济实惠的物品,尤指滋补品。
心灵鸡汤则被《心灵鸡汤》图书的策划人解释为“充满知识与感情的话语”。比喻这些小故事文章,用浸透关爱与诚挚的字句,犹如香浓滚热的鸡汤滋养饥肠一般,润泽那些在生活风雨中被擦伤冻僵、被尘封垢污的心灵,使之回复初始的光彩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