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农民种地养猪做期货:一年70倍从1500万到10个亿(1)

2017-01-09 07:51:09  中国基金报    参与评论()人

中国基金报记者房佩燕刘明

资本市场总是见证各种传奇。2016年,A股市场进入异常波动后的震荡,而商品期货市场却上演了惊心动魄的大行情,山东农民出身的期货个人投资者傅海棠,在这一年创造了70倍的收益传奇,以自有资金从1500多万做到10亿元之多。

2017年元旦过后的首个周六上午,在深圳车公庙附近一家酒店的咖啡吧,傅海棠对中国基金报记者侃侃而谈,没有保留,有啥说啥。一位同行评价他:“耿直boy”。傅海棠这次从山东济宁来到深圳,是为晚上参加一个期货行业活动,他说现在周末经常去各地参加各种活动,调研、演讲、交流,他还经常被邀请去清华北大讲课。

新闻配图(备注:有童鞋说,是不是真赚这么多,期货圈盆友说,这个应该是真的,圈子就这么小,谁多少钱大概都知道,不太可能说谎。)

期货市场是一个有着10几倍高杠杆的市场,钱来的容易去得也快,无论判断对与否,稍不注意爆仓破产是很正常的事情。然而在这么一个残酷的市场中,傅海棠却在自己50岁(虚岁)这一年,创造了70倍收益传奇。很多人称他为“农民哲学家”,期货界称他为“北丐”。

1、山东农村走出期货奇才

1967年出生的傅海棠,初中毕业,正宗农民出生,种过地养过猪,做过一些小买卖,33岁(2000年,虚岁34)那年他的人生迎来转变,他开始做起了期货,从5万块钱起家,亏了再找钱甚至借钱,起起伏伏交了“几十万的学费”,直到2009年在“蒜你狠”的行情中,迎来了人生的爆发,随后到2010年棉花行情中做到1.2亿;此后几年赚赚亏亏到过2个亿,取出小部分资金后,又经过大亏在2016年初又回到1500多万元,然后就是2016年的辉煌。

在傅海棠看来,做期货50%不叫回撤,亏70%、80%都很正常。不过也因为波动大,傅海棠并不帮人做期货投资,都是自有资金投资。

1980年代傅海棠初中毕业就进入社会大学堂,种大蒜、棉花、小麦,随后又开始做点小生意,贩卖毛皮、塑料制品,1996年开始养猪搞养殖业等。可以说而立之年的傅海棠还是个正宗的农民,对期货并无所知。或许是潜藏在意识里的投资天分:“97年在亲戚家看到地上有一本杂志,其中一页中的一个小栏目在介绍期货标准合约,只要买合同就相当于持有该货物了。”这立马唤起了傅海棠意识里的那根神经,“这不就是囤积居奇嘛!还能浮盈加仓,只要交5%的保证金便可以做到以小博大!”这正是他一直所要寻找的。

由此,“期货”的念头在傅海棠脑中生根发芽,只可惜当时农村并没有渠道可以接触期货,直至2000年,33岁的傅海棠经朋友的偶然介绍,才正式开立了期货账户,从此纵身期货市场。

不过同大多数新手一样,刚进入期货市场的傅海棠并没有马上赚钱,5万块的本金亏亏赚赚,不仅亏光务农经商攒的钱,还需要贷款来支撑。自从做了期货之后,傅海棠就没再做别的,起初是每天自行车搭个公共汽车,自行车别在汽车后面,到济宁市里,再骑车到期货交易营业部。坚持8、9年下来,没有赚到什么钱倒是亏了不少。“前后亏了几十万吧”,傅海棠说。

但傅海棠始终坚信,自己能在期货市场赚钱。他的坚持在2009年、2010年开始有了实质的回报:他拿5万的本金做多大蒜和棉花,一年半的时间里资产翻到1.2亿,也是这两波行情让不惑之年的傅海棠在行业内声名鹊起。赚到钱后,傅海棠也搬到了济宁市区,不再需要每天从农村到市区往返。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