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郭德纲“我是你爸爸”引众怒 玩笑的边界在哪?(图)(3)

2017-01-01 03:25:01  今日头条    参与评论()人

你以“丑逼”自居别人管不着,但你以这个称呼冠于他人之头,觉得别人也会对此毫不为忤,欣然笑纳吗?在这个“注意力经济时代”,博眼球与求关注不是大过,但拿恶俗当有趣,拿轻侮当赞美,拜托,大家都是有判断力的人,噱头源于哗众取宠,唯尊重源于真诚。

郭德纲“我是你爸爸”引众怒,人际关系的边界在哪里?

03.

那么在人际交往中,为什么很多人没有分寸感?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缺乏清晰的边界意识。

前些天,我的一个好朋友和我聊起了一桩家事,说她家的一个表妹和自己的姐夫产生了争执,表妹指责他为什么对待自己的丈母娘没有像对待自己的亲妈那样好。

姐夫据理力争,结果两人闹得不可开交。

听后我不禁哑然失笑,人家对自己亲妈好是天经地义,对没有血缘关系的丈母娘,能聊尽本分已经不错了,凭什么要求人家女婿不分远近,一视同仁呢?更何况,姐姐都没说什么,你作为一个妹妹,有什么资格长驱直入,干涉人家的内政呢?

王梓恒在《家庭关系痛苦的根源:中国人普遍缺乏界限感》中说:“这个世界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和老天的事。这三件事已经清晰划分了我们自己的界限。自己的事,只能自己做,不要依附他人;别人的事,只可以尊重和接受,不要强加干涉,也不应该干涉;老天的事,好好配合......所以,明确哪些事是自己的事,哪些事是别人的事,守住自己的界限,也不要侵犯他人的界限,让界限感清晰起来。”我觉得这才是家庭或家族中避免无谓争端,达成理解与互谅,获取快乐与幸福的必经途径。

一个月前,我的一个亲戚在微信上和我聊天,语气怨怼,“我前几天去打我老公的通话单,发现几个不是很正常的现象。”

然后她用匪夷所思的想象力和自以为是的判断力,给我条分缕析后问,“他疑似出轨,我是不是得和他摊牌?”

我回:“如果夫妻之间得用侦查的方式去防范对方的旁逸斜出,用疑心生暗鬼的思维去做有罪推定,这样的婚姻还有什么意思吗?如果你去质问他,他最本能的反应是恼羞成怒。”

“那我去查他的通话清单不对吗?

“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隐衷和秘密,而经营好婚姻的重要一环是尊重,而尊重,首先从恪守彼此之间的边界开始。哪怕你们是夫妻。”

“老夫老妻也需要这样生分吗?”

“我不觉得这是生分,越是亲近的人越不能随意模糊界限,尊重是给予对方一份人格独立的权利,而良性沟通才是后续的解决之道。

后来,她给我发来信息,“真不是我胡乱猜疑的那样,幸亏我没有告诉他我私自去调查过他。”

郭德纲“我是你爸爸”引众怒,人际关系的边界在哪里?

04.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夫子总结自己的一生时说: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在孔子的主张里,人生七十古来稀,已接近生命的终点,可以活得自由畅快些了,不必再束手束脚,不必再彷徨四顾,但前提是,不要逾矩。这种克制之美亦是一种有恪守的分寸,即便人至老境,会得到很多豁免和宽容,但生而为人,他仍愿意去做一个值得被他人和社会所尊重的老人。

对他人有分寸,对世事有分寸,懂得人际交往的距离,规划好人生的底线,不侵边,不越界,这是对他人的礼敬,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毕淑敏在她的《教养的关系花园》里说:要学会和我们的父母亲密无间,倾听而不唯命是从;和我们所爱的人唇齿相依,紧密而不混淆;和我们的孩子亦师亦友,慈爱而不包办;和我们的朋友,相知而不逾界;和我们的上司,尊敬而不谄媚;和我们的同侪,协同而不越俎代庖;对我们的下属,谦逊而不居高临下;对大自然,敬畏而不傲慢......

所以你看,最美好的关系从不在毫无边界的扭曲中产生,不在自以为是的优越感中产生,更不在傲慢与偏见中产生。

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有时,清醒的节制比盲目的热情更重要,有尺度的规避比无知的越边更必要。与其说这是分寸,不如说是修养。

而我们的郭老师,是否打算继续在这条“世界没有不能开的玩笑”的路上跃马扬鞭,见人杀人,见佛杀佛下去呢?

(责任编辑:穆启春 CN063)
关键词:郭德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