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第一书记王一波:西局村里“剪辫子”(1)

2016-11-08 15:23:15    千龙网  参与评论()人

【编者按】2015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就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抓基层、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重要指示精神,对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作出安排。

根据中央部署,北京市随即选派了一批优秀干部到一些发展滞后的乡村驻点。时至今日,这些来到乡村的第一书记们,为这些驻点村带来了什么改变?千龙网将联合《支部生活》杂志社,推出《第一书记》栏目,对此进行追踪报道。

简介:

王一波,女,1972年7月出生,1990年入伍,1991年入党,2005年转业到北京市卫计委工作,现任卫计委机关服务中心主任科员,2015年11月被派到丰台区卢沟桥乡西局村担任党总支第一书记。

第一书记王一波:西局村里“剪辫子”

向老支书学习

西局村东临西三环,南接丰北路,西跨万丰路,北与小井村和六里桥村接壤,地理位置优越,以出租房屋等物业租赁为主要经济来源,村民生活富裕,已经逐渐从传统农村向城市社区过渡。从物质条件上看,这个村和城市没有太大区别。

但是工作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有的村民穿着西装,开着名牌轿车,但脑筋却依然拖着长长的“辫子”,思想意识还很封闭,生活习惯还留在过去。不引导他们跳出这个小圈子,剪掉落后的“辫子”,农村城市化只能是纸上谈兵、换汤不换药。第一书记的责任不仅仅是扶助京郊农民找“钱”,更是要帮助他们融入现代城市找“路”。

“智慧社区”:点亮思想的启明星

两年前,卢沟桥乡开展“智慧社区”建设的试点,把西局村列为试点村。但这个村一直没启动。有些村民认为,农村日子过惯了,没啥不好,不想再搞花里胡哨的东西。

“智慧社区”在北京不少社区开展多年了,很多居民尝到了甜头。简单说,就是居民把手机、电脑与互联网连上,如在“吃、住、行、游、购、娱、健”等七大方面有什么需求,发一条信息出去,服务机构马上就能接收,并迅速办理;反过来也一样,服务机构发布通知、健康知识等信息,居民一看手机、电脑就知道了。

搞“智慧社区”是一项便民工程,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可以此为抓手,在西局村全面提升社会管理创新水平,优化各种优质可用资源,推动区域社会进步。

当我把想法在村委会上透露之后,却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有的村干部直截了当地说,搞“智慧社区”是形式主义。

我意识到,村干部和村民之所以对“智慧社区”不认可,主要因为他们不了解这个便民工程能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什么实惠,眼界禁锢了他们的脑子。

我主动联系了作为北京市首批试点“智慧社区”和国内首家3D“智慧社区”模范样板——朝阳区团结湖街道,并在2016年1月11日,带领村班子7人实地参观学习。

团结湖街道全模式社区服务管理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平台演示,详细向我们介绍了“智慧社区”软件的基本功能、操作方法和使用效果。在一组大屏幕电视前,我们看到有一个地方围了一群人,工作人员一点交通模块,电视立刻放大,非常清晰显示出有个小区的某个大门前,车辆剐蹭了,引起居民纠纷。工作人员立即通知保安前去协助解决。

123全文  3下一页
关闭